马航什么原因
根据MH370航班从雷达系统失踪前的位置(北纬06’55’15,东经103’34’43),大约是在马来西亚以北和越南以南的泰国湾海域上空,此时,由于飞机已经飞行了两个小时,按照惯例,已经进入了巡航高度平飞,而马航声明中提到的苏邦空中交通管制台,仍属于马来西亚。一位国内波音飞机的机长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在飞机进入平飞之后,管制员也会通过雷达紧密监控每个航班的标牌,每次进入一个新的管制区,或者离开一个管制区,机组都会跟管制进行通话,汇报高度等,而在同一管制区内,如果航向和速度没有大的改变,机组和管制员的通话频率会减少,而平飞时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动驾驶,飞机出事故的概率并不大。MH370航班,正是在平飞之中突然与管制台失去了联系,对此,航空制造专家周济生对本报记者分析,如果是飞机发生一般的故障,飞行员总有机会跟地面联络,而平飞过程中通讯系统和导航系统全部中断的概率也不大,飞机突然“失踪”,最大可能就是在空中解体。2002年5月25日,一架波音747-200型客机就曾搭载206名乘客及19名机组人员,在半途中于澎湖县马公市东北方23海里的高空解体坠毁,造成机上人员全数罹难。事后经过调查,原因则是飞机曾在此前执行任务时机尾擦地损伤蒙皮,但公司仅用一块面积与受损蒙皮相若的铝板覆盖,并没有依波音所定的维修指引把整块蒙皮更换,最终在多次飞行后,累积的金属疲劳造成损伤处裂开,飞机机尾脱落并失控,最后因失压和失控坠毁。而根据马航方面披露的信息,失踪航班所执飞的777-200飞机,机龄不到12年,按照飞机的使用寿命,远未到老旧状态。不过在2012年,这架飞机也曾在上海浦东机场与一架空中客车A340飞机发生擦碰,客机的右翼受损,停飞维修多日。周济生进一步表示,飞机空中解体的原因并不只有一种,除了恐怖袭击等人为因素引发爆炸,也可能因为飞机密封出现的问题导致失压解体。比如1989年2月24日,美联航的一架747-122型飞机从檀香山飞往新西兰的奥克兰的途中,飞机爬升到7000米时,就曾因货舱门撕裂开一段机身,瞬间“爆炸”失压,机身侧面出现大洞,9名乘客被吸出客舱坠入太平洋。2005年8月14日,太阳神522航班的737客机在雅典上空也曾出现通讯中断。飞机突然下降坠落地面,机上121人全部丧生。原因是机师和驾驶员在不知道机舱没有增压的情况下,未及时采取吸氧措施,直至昏厥失去意识。与上述几起飞机失联事件相比,MH370航班的另一特点,则是凌晨后飞行的“红眼航班”,这一度也引起外界对机组或空管判断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疑问。在全球范围内,国际长航线由于要跨越时差,免不了要经历“红眼航班”,而一些亚洲境内的短途国际飞行,也常有“红眼航班”,这样的航班由于票价相对便宜,甚至可以节省一天的住宿或者路上行程,而受到旅客的欢迎。记者咨询多位空管和飞行员,认为空难的发生和“红眼航班”的关联度不大,不过与白天相比,夜晚的精力的确会处于低潮,遇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也可能反应较慢。据媒体报道,有三亚空管人员表示,差不多在8日凌晨1点,越南方面问有没有该航班,“我说没有,他就挂了,差不多凌晨两点他才跟我说飞机不见了,然后凌晨三点多跟我说,他们公司说这架飞机还在飞,然后我让香港帮我喊喊,什么都没有”。值得注意的是,在飞机与管制台失去联系6小时后,马航才发出第一份声明,公布了航班失联情况,而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及越南的国际搜寻与救援机构,也是在8日早晨才启动搜救行动。而我国正在南沙海域执行任务的导弹护卫舰绵阳舰是于8日晚起航赶赴出事海域,交通运输部所属的“海巡31”轮,则是在9日下午离港赶赴马航客机失联海域。尽管目前各国的联合搜寻范围已经从越南和马来西亚交界水域扩大到马来西亚半岛东西两侧海域包括马六甲海峡周边地区,但依然未发现飞机的残骸或确定的位置。一位行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如果飞机是在空中解体,海上应该会漂浮燃油、机体零件、行李,甚至尸体,如果飞机整体入海,会沉入海底,到海水压力压折某物件后,可能部分上浮。
马克思的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德语: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是犹太裔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革命理论家、新闻从业员、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工作解释绝大多数工人和资本家间的关系,并且奠定后来诸多经济思想的基础。马克思亦是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鼻祖之一,在卡尔·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过大量理论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备超强影响力的两部作品分别有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资本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一个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835年10月就读于德国波恩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期间的马克思,开始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产生兴趣。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为科隆地区的一家持有激进观点的报纸供稿,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思想萌芽,开始渐渐成形。
1843年时马克思移居法国巴黎后,马克思继续在其他持有激进观点的相关报社,从事专栏写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克思遇见了后来的重要朋友和支持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49年,马克思遭流放后便与妻儿一起迁居到英国伦敦。他到达伦敦后依然继续从事写作工作,同时也开始构建他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理论。马克思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运动,并很快在第一国际中成为重要人物。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
概述
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学说的范围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任何其他主义所不能及的,也因为如此,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就如美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家达拉普(Hal Draper)所讲“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的人为严重扭曲”。除了马列主义以外,许多派别的学说都认为自派学说为马克思的正统继承。如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和主要的阵营包括:托洛茨基主义、斯大林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
马克思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使哲学同现代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解放联系起来了,将这个哲学彻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导致了唯物史观的产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分析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发现了剩余价值,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又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演变而来。
马克思哲学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在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但就在他过世几年后的19世纪末,随着资产阶级世界的普遍危机的加剧,马克思哲学迅速的传遍各地。建立资本主义式的福利国家成为欧洲先进国家政经改革的趋势。之后,马克思主义派分成为非革命派(Evolutionary Marxism)与革命派(Revolutionary Marxism)。
非革命派学说,又称修正主义派,以爱德华·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为中心,主张渐进式的社会主义发展,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道德标准。而革命派学说则以激进的列宁最为著名,强调暴力革命对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可回避的必要性。革命派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历史科学理论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认为这种理论是历史客观进程的理论反映,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产物,是所有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借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创立的苏联的大力传播达到了巅峰。在这段期间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解释似乎受到许多学者的疑问与争议。随着苏联的势微与解体,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
而马克思主义作为近代最著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哲学理论之一,其学说仍然活跃在学术界的各领域,学说的精神也不时的被运用在各政府的施政方向。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和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其国家或政党的意识形态,如古巴、尼泊尔共产党、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法国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希腊共产党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卡尔·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