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灾害怎样形成的
蝗虫猖獗的形成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形成蝗灾的主要蝗种具有繁殖速度快、生殖后代多、食性广、食量大、扩散迁飞能力强等生理学的生态学特性。东亚飞蝗1年可发生2~4代、雌雄飞蝗交配后的雌性成虫每代可产卵多次,一般一生可产卵4~5块,最多可产12块,每块一般含50~80粒卵,一生平均产卵总数在300~400粒,个别夏蝗与秋蝗最多可产卵总数达1013粒和592粒。沙漠蝗的卵块含卵20~100粒,散居型雌虫最多可产120粒。群居型成群产卵可达1000块/平方米。还应指出,东亚飞蝗和沙漠蝗均能孤雌生殖,即雌蝗不经交配亦能产卵,孵化的后代均为雌性,其成虫可交配产卵或继续进行孤雌生殖。东亚飞蝗的食料植物约20多种,一生食量约60~80g,成虫期食量为蝻期的3~7倍。其蝻群均可做短距离扩散,群居型的成虫均可做长距离的迁飞。沙漠蝗迁飞可达1500~5100km,其飞翔实验表明,他可连续飞翔17h。又如新疆发生的意大利蝗蝗卵可达140块/0.5平方米,西伯利亚蝗蝗卵高达486块/平方米,这两种蝗虫的蝗蝻和成虫亦均有群聚和迁飞的习性。2)世界性和区域性气候异常、旱涝频繁,水利工程兴衰不当或突变等,会有利于某些蝗虫适生条件的生成、存在或重视,草场管理不善、过渡放牧、草场退化以及人类不适宜利用土地资源等不当活动,均有利于某些农牧交错区的蝗虫猖獗发生。3)全球气候变暖,春季气温回暖早,夏季炎热,冬季暖冬,致使蝗卵越冬死亡率低,蝗蝻发生期普遍提早,东亚飞蝗发生世代有北移趋势(1~2代区与2~3代区均已出现发生2代与3代的情景)。4)对蝗情、水情、旱情和气候变化动态发展的侦查监测有所忽视、掌握不足、不及时、甚至失误以及测报防治结构及其专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均对蝗害治理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作用。5)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流量变化(流量大小、持续时间长短、水位涨落、淹滩面积等)与断流变化(时间频繁、早晚、久暂、河段长短等)以及蝗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沿海的水位涨落等,均对飞蝗发生区的范围大小、发生密度的多寡有极其显着的相关与影响。
蝗虫能吃吗
蝗虫能吃。
蝗虫是蝗科昆虫中华稻蝗、飞蝗等的虫体。又称为蚱蜢。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和四川、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区。获得后去翅、足,洗净,用沸水烫死后食用,含有高蛋白,是最理想的食品。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
扩展资料
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
有些种类为寡食性害虫,如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 ,如大垫尖翅蝗等。当季节干旱时,它们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供给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