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瑞鳖的药用价值
1、山瑞鳖的肉可食,尤其是裙边更富有特殊的风味,被视为席上佳肴。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山瑞鳖肉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冬令补品。
2、鳖甲、血能人药,有滋阴清热、散结消痞、益肾健骨之功效,主治骨蒸劳热、闭经、瘀血、疮疡等症。常用来用于热病伤阴,阴虚发热,痢疾泄泻,小儿高热。
3、山瑞鳖味咸、性寒,能够用来治疗滋补肝和肾两个部位。
4、肉含可提取氮253一289毫克/100克,其中包括牛磺酸、组氨酸、B-丙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B-肌酸、肌肽、鹅肌肽、脯氨酸、腺苷三磷酸。
背甲及腹甲含骨胶原、肽类、多种氨基酸、大量磷及钙。
扩展资料:
山瑞鳖的生活习性:
山瑞鳖喜欢生长在石山区的小溪石缝中,故有“山珍”之誉。山瑞鳖生长的最佳水温为25~32℃。当水温在37~38℃时,山瑞鳖表现得十分难受,很容易被热死;
在水温12℃时,山瑞鳖的活动减少,不摄食,进入泥沙中休眠,但不像一般中华鳖那样持续性冬眠,只要气温回升到20℃以上时,它便会钻出水底外出觅食。
山瑞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自然界,它吃小鱼、小虾、昆虫、蠕虫等;在人工养殖情况下,人们喜欢喂食福寿螺肉、田螺肉、蜗牛肉、蚌肉、鱼肉、动物内脏下脚料及蚯蚓和蝇蛆等。山瑞鳖一般都在晚上大量摄食,投喂量一般是它体重的5%一8%。
山瑞鳖的种群状况:
山瑞鳖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是极危物种。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捕捉及水体受污染。山瑞鳖是一种珍贵的经济动物,过去一些中高档的酒楼、饭店,龟类的消费主要以山瑞鳖为主,且需求量大。
在两广地区,山瑞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过去除供应国内市场需求外,每年还大量出口香港,数量以吨计。
山瑞鳖的繁殖状况:
每年每只雌山瑞鳖产卵l一2次,少数产3次,每次一般产卵5一15枚,大个体的有时可产卵20多枚。山瑞鳖卵白色,呈圆形,直径15—20毫米,重10—13克,受精后的卵在动物极有一个白色亮区,直径为4—7毫米,如果卵产出3—5天后没有白色亮区出现,说明卵没有受精。
山瑞鳖一般在春季和夏季交配繁殖,繁殖时雌性在向阳的沙滩或泥地挖坑产卵,每年产卵二次,少数三次,每次产3-20枚以上洁白色的卵,产卵完毕用沙土或泥上把卵覆盖起来,借助阳光的热能进行孵化。卵圆形,孵化期约30天以上。经1个月的自然孵化成幼仔。
幼鳖出壳后,自己会爬到水域中。
卵生,5~10月繁殖,6月为盛期。雌龟在夜间于向阳而潮湿的岸边沙滩或泥地上挖穴产卵,穴深11~18cm。产卵场所距水面不超过2m。每年产卵二次,少数三次,每产3-18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山瑞鳖
水鱼和山瑞鳖有什么区别
山瑞鳖比水鱼个头大,且比水鱼稀有。
山瑞鳖简介:
又叫山瑞,龟鳖目、鳖科下动物,生活于山地的河流和池塘中,以水栖小动物为食、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虾等为食。外形呈圆形与俗称“甲鱼”的中华鳖十分相似;山瑞鳖较为肥厚,体积比一般的中华鳖大很多,头较中华鳖而言更为尖细,且头两侧背甲外缘有好些疣粒。体长30—40厘米,宽23厘米左右,体重20千克左右。主要栖息于江河,山涧,溪流中。常到岸边和湿地觅食,主要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类和蛙类等为食,也吃动物尸体和水草等。善游泳、潜水并常爬上岸到附近潮湿的地区活动。当气温低于12℃时,便潜入水底的淤泥或细沙中冬眠。白天喜欢在岸边晒太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水鱼简介:
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其栖息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小山溪中。喜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并晒太阳。捕食螺、蚌、鱼、虾、蟹、昆虫、蛙、蚯蚓等动物,亦食水草等植物。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潜于水底泥沙中冬眠。每年4~8月繁殖,卵生。产卵于岸边泥沙松软、背风向阳、有遮荫的地方,约经二月,靠自然温度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