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形状
我们所熟悉的恐龙,不是高大威武,就是奇型怪状。它们的种类很多,争奇斗胜。但是,早期的恐龙却不怎么像样。它们外型一般,个头也不大,很难把它们与后来出现的那些五花八门的后代对上号,可见那时恐龙的分化还不十分明显。早期的恐龙是指三叠纪的恐龙,那时它们刚从槽齿龙类演化出来不久。由于时代久远而且恐龙初露头角,数量种类都十分有限,所以留下的遗骨也不多。在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均发现有早期的恐龙化石,虽然化石较少,但可从它们的遗骸上获得“管中突击豹”的印象。较有代表性的早期恐龙是发现于阿根廷北部安第斯山的“始盗龙”,是2.2亿年前(三叠纪晚期)的肉食恐龙。它体长1米,头骨长12厘米,活着时体重估计有10千克多。后肢很粗壮,前肢比较短小,用两足行走。始盗龙长有尖爪利齿,爪的形状如同鹰爪,一幅十足的“强盗嘴脸”。不过始盗龙的牙齿和骨骼都有较多的原始特征。在安第斯山还采得另一具保存完好的早期肉食恐龙的化石。它站立时高1.8米,估计活着的时候重110千克,具有粗大的前爪饿独特的、适于捕猎生活的颌骨及带锯齿的牙齿,能用后肢竖立行走或奔跑。它的化石“告诉”我们,它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美国的亚利桑那化石。它身长2.5米,臀高不到1米,活着时体重约90千克,四肢行走,也能用后肢站立。它的颈和尾部较长,是吃植物的恐龙,估计它可能是后来那些身躯异常庞大的蜥脚类恐龙是祖先类型。生活于2.2亿年前。早期恐龙的化石告诉我们,恐龙的身躯是如何由小变大的;种类是如何由单一变多样的。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早期的恐龙已获得了进步的走路姿势,即变“匍匐行”为“走”的姿势。它们能用后肢站立、行走或奔跑。而在那时,除恐龙外,还没有其他爬行类能做到这一点哩!现在一般人拿来形容长得很丑的女人。。。
槽齿龙的概述
槽齿龙的化石大部分发现于南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三叠纪地层。这个时期的地球气候较为温暖、干燥。晚三叠纪的优势肉食性动物仍为劳氏鳄目等镶嵌踝类主龙,而非刚出现的小型肉食性恐龙;而蜥脚形亚目恐龙已取代二齿兽类,成为优势草食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