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龙的历史
佛罗伦天奴·阿米希诺于1898年或1899年叙述、命名了酋长龙,化石包含一根股骨近端(编号MACN-1629)及牙齿,发现于圣克鲁斯省的Cardiel地层或Matasiete地层。无论是哪一种说法,他都认为酋长龙是属于肉食性的斑龙科,而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也支持这个说法。后来的研究则指酋长龙是属于虚骨龙科,但当时未分类的小型肉食性恐龙,多被分类到虚骨龙科。造成这种误解的,是因那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化石。经过数十年后,Ralph Molnar重新审查这些化石。他发现那牙齿并非属于该股骨的同一动物。他更指出该股骨是属于棱齿龙类或龟。后来的研究发现并没有不同的结果,只有股骨的长度数据不同,以及酋长龙是属于禽龙类而非棱齿龙类。目前酋长龙被分类为鸟脚下目的分类不明属,或禽龙类。奇怪的是有人指出酋长龙是属于锐颌龙属,但却没有解释原因,这个分类法后来没有被接纳。
地震龙在多少年前灭亡
地震龙生存于启莫里阶到提通阶,约1亿5400万年前到1亿4400万年前。地震龙曾被认为体长超过50米,体重超过150吨,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大的梁龙,已缩水至29-42米长,40吨重。地震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生存在1亿4500万-1亿5600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地震龙是有史以来陆地上最长的动物之一,尽管地震龙的相关数据已经严重缩水,但它仍比迷惑龙、腕龙都要长,但是由于头尾很长,身体很短,因此体重并不重,地震龙脖子虽长,但由于颈骨数量少且韧,因此地震龙的脖子并不能像蛇颈龙一般自由弯曲。腕龙、迷惑龙、地震龙的鼻孔都是长在头顶上的。脖子最长的恐龙是巨酋龙,尾巴最长的恐龙一定就是地震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