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百合的化石?海百合 保值

admin|
116

海百合的化石

圣地亚哥市位于美国西南部,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和著名的港口。港口海岸线延绵43公里,轮船穿梭,一派繁忙景象。2001年的一天,圣地亚哥海关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起来,海关人员报告说,在进行入关检查时,从一批货物中发现大量走私的化石,有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经过验证,这批化石来自中国,整整93箱,共计14吨。圣地亚哥海关立即查封了这批珍贵的化石。按照国际惯例,罚没的生物化石应该归还给出产国。中国国家文物局获得消息,立即与美国有关部门联系,要求无条件归还这批珍稀化石。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美国海关总署决定把这些走私的化石交还给中国。这些珍稀化石终于跨越太平洋,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那么,这93箱化石都包括了哪些珍稀化石呢?经过专家鉴定,化石共有100多件,其中包括10条贵州龙化石,1条兴义龙化石以及部分已经碎裂了的鱼龙化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海百合化石,共有89块。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已经生存了5亿年,在2亿3千万年前,海洋里到处都生长着海百合,由于海百合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们只能在深海里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在这89 块海百合化石中,有两块化石尤为珍贵,连生物专家都感到惊奇。您瞧,原本附着在海底生长的海百合,却固着在一根漂入大海的树干上。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推测,海百合之所以附着在树干上,是要借助树干在海里漂浮,从而扩大摄取食物的范围。可见,海百合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这块海百合化石同样非常珍贵,人们通过它可以看到海百合的内部结构,为研究海百合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这批珍贵的海洋化石演绎了中国西南边陲一个远古的沧海桑田故事。沧海桑田是中国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讲的是仙女麻姑和哥哥王方相见,一千年多过去了,东海已经三次干涸变成了良田,可麻姑的容貌依然如故,还像十七八岁的姑娘一样美丽。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关岭地区的变化,真是太贴切了不过了。贵州关岭位于云贵高原,山峦起伏,景色秀美,勤劳的苗族同胞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关岭到处是岩石,当地民众就地取材,把它作为建筑材料。有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石头上会出现一些精美的花纹。这些美丽的花纹是谁刻上去的?无人知晓。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些精美的花纹就是海百合化石。以后,科学家又在这里发现了贵州龙、兴义龙等珍贵的化石,并且把这里的化石被称为“关岭古生物群落”。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用先进的电视手段再现那段沧海桑田的巨变吧。距今大约二、三亿年前,贵州关岭地区还是一片封闭的海域,气候温暖,海水湛蓝,清澈见底;到处生长着美丽的海百合。兴义龙和贵州龙也生活在这里,由于没有天敌,生物数量越来越多,海百合和动物的遗骸不断被泥沙所掩埋,沉积在海底,成为珍贵的化石。正是这些珍贵的化石为我们勾画出史前海洋与海洋生物的奇妙景观,和中国云贵高原的原始风貌。如今,贵州关岭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已经开辟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当年这批化石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决定把这批珍贵的化石交给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这里珍藏着20多万件珍贵的化石和标本,有无脊椎动物化石、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珍稀动植物标本等等,它们真实地再现了自然界演化的沧桑历程。在这些珍稀化石标本中,有不少是中国乃至世界所独有的,堪称国宝。2003年和2006年,北京自然博物馆相继举办了《海百合化石展》和《馆藏精品展》,这些珍贵化石第一次与广大观众见面。《海百合化石展》展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一对老年夫妇,他们都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把珍藏并且研究过的的两块海百合化石赠送给自然博物馆,希望它们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在大自然漫长的演变中,气候变化,物种更迭,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解的谜团。而正是这些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为我们解开了一个个的千古之谜,让人类更好地热爱自己的家园。

海百合 保值

海百合化石收藏保值和升值空间如何? 投资收藏古生物化石,在国外已风行了几百年,而在我国,古化石收藏者基本上局限于地矿工作者人群。许多喜欢收藏的朋友还没有看到收藏古生物化石的前景。其实收藏古生物化石,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生存的地球,研究地球历史时期中古生物的分类、演化及生态变化兴衰的过程。 目前我国有许多地方出现古生物化石,如贵州、云南、辽西等等,我市附近的东阳、龙游等地,也都发现了恐龙蛋的化石。又如辽西地区中生代地层,动植物化石十分丰富。这些化石距今约1.2-1.5亿年。主要有鱼类、鸟类、昆虫类、爬行类和植物类,其中以鱼类最具特色,数量丰富,保存精美。这些化石对研究地质发展史、古生物及气候的演变进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古生物化石的收藏,是我们了解物种起源的生存、发展到灭亡的物化证据,更能让我们知道由于地壳运动、地震、海啸等人为不可制止的自然灾害,增强我们理解“适者生存”自然法则的秘笈。 如海百合古化石,距今约2.5亿年,它是我国稀有的观赏海百合,因化石呈现如百合花而得名。海百合生活于海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和石化作用,美妙地镶嵌在灰黄色的沉积岩之中,似一朵朵百合花,非常美丽。 如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现在的贵州兴义一带还是一片泽国。2.1亿年前,这里生息着一种小型幻龙——贵州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颈龙。它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与其他幻龙一样,贵州龙也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 自明清以来古化石就成为人们收藏和观赏的珍品,人们根据此类化石采集的片块状大小,可制作成印泥盒、砚台、镇纸、插屏和花盆等造型的文房用具及工艺品,尤其作为文房办公用具的印泥盒、私人印章等,具有印泥色泽保鲜,避邪祛灾、逢凶化吉、振兴宅府之功效。 行业人士认为:收藏古生物化石,好比是经营投资“时间”的操盘手,它比收藏雨花石、灵璧石、砚台、玉石等高价收藏品升值空间更为可观。只是因为稀少,这个小小的收藏板块,还未被人为炒作和发掘。记得有位古玩店业主说“玩瓷器三分利,玩玉器杂件四分利”。据其有限的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性,古生物化石还未被造假人“恋上”的纯洁性,随着地质科研机构鉴定服务的社会化,笔者认为古生物化石收藏可谓“钱途无量”。 当然,收藏中还要注意假化石的识别与鉴定,辨别人工制作出来的“假化石”方法大致有以下4种:1.按真化石结构制作的“化石”模型:制作化石模型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铸造、雕刻、绘画、染色等。最常见的是恐龙等大型脊椎动物的“化石”模型,而100%真化石的完整恐龙骨架是不可能的。这种“化石”模型不仅在博物馆有,民间也有许多人会制作其模型作为工艺品出售。但由于这类工艺品是“仿真”制作,因此不容易鉴定,有的甚至需要专业的知识或技术才能确定真伪。2.按现代生物外形制作的非“化石”雕塑工艺品:许多工艺品制作者会通过铸模、雕刻、酸泡等技术手段制作仿现代生物外形的雕塑工艺品。生物实体特别是软体往往很难完整地保存为化石,因此这类雕塑工艺品通常瞒不过有古生物常识的爱好者。当然,也不排除这类雕塑工艺品是古人所为,因为古人早就有按生物外形雕刻工艺品的习惯,比如石狮、石龟等。3.人工制作“真假参半”的化石:通常是将不同个体甚至不同生物的化石通过巧妙的拼接成为一个“化石”,有时也会在破损的真化石上雕刻出已缺失甚至原本没有的结构,以提高化石的“完整度”。这类最不容易鉴别。4.人工制作“琥珀化石”:人工制作的琥珀通常是采用重熔琥珀、现代树脂或其它材料制作,其熔点、密度等均与真正的琥珀有区别,通常可以通过盐水、热针等方法简单鉴定。如果是完整的海百合化石,价值上千万元的宝贝。在2006年就当时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珍品藏家转让一块长2米宽1.2米的海百合,在2006年当时的转让价格就达到1200万,价值不菲。但如此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确不是用价值可以衡量的。广东省广东博物馆于2010年开馆,馆内珍藏了一块海百合化石,高3.2米,宽2.6米,作为镇馆之宝。据馆内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说这件硕大的海百合化石是馆内最珍贵的一件展品,价值约为8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