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鸵龙是肉食性恐龙还是杂食性恐龙
因为似鸵龙的笔直边缘喙状嘴,它们被认为可能是杂食性恐龙。有些理论认为似鸵龙居住在岸边,可能是滤食性动物,以昆虫、螃蟹、虾为食,甚至是其他恐龙的蛋。有些古生物学家则认为似鸵龙比较可能是肉食性恐龙,因为它们属于兽脚亚目,该演化支的大部分成员都是肉食性动物。
似鸵龙的叙述者奥斯本则假设它们以灌木、树以及其他植物上的树芽与幼枝为食,并使用它们的前肢来抓住树枝,然后用长颈部来吃上面的食物。似鸵龙的手部构造也支持草食性的假设。
似鸵龙的第二指与第三指长度一样,可能无法独自运作,两者之间可能由皮肤连接,形成单一的器官。这显示似鸵龙的手部可能作为钩爪使用,可用来抓取蕨类植物的叶部。
博物馆里的似鸵龙
保存最良好的似鸵龙骨骸,目前正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中,而保存最良好的头颅骨部分则在加拿大亚伯达省得兰勒赫市的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展示中。
似鸵龙的生活环境
似鸟龙如何分类
似鸵龙是种类似鸵鸟的长腿恐龙,属于兽脚亚目似鸟龙下目,它们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加拿大亚伯达省,约在7600万~7000万年前。
曲折的寻亲路
似鸵龙是种两足动物,身长约4.3米,臀部高度为1.4米,重量约150公斤。似鸵龙是最常见的小型恐龙之一。似鸵龙的繁盛显示它们应为草食性或杂食性,而非肉食性。如同许多19世纪发现的恐龙,似鸵龙的分类历史非常曲折。似鸵龙的第一个化石,在1892年由一位科学家归类于似鸟龙的一个种。在1902年,另一位科学家命名了高似鸟龙。在1917年,又有人将一个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红鹿河的化石它为似鸵龙属。
到目前为止,似鸵龙的骨骼化石全部发现于北半球,其中以加拿大的艾伯塔省为最。同它一起出土的还有其他一些似鸟龙类恐龙,如似鸡龙。它们在形态上都非常相近,如头部较小、大多没有牙齿、眼睛很大,拥有良好的视力、奔跑速度很快等。在白垩纪晚期,它们群居而生,延续着恐龙家族的繁盛。
似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