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被哪个国家抢去
被俄罗斯抢走了。
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是“黑龙江满洲龙”,于1902年在黑龙江嘉荫被发现,被称为“中国第一龙”。1902年,俄国上校manakin从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渔民手中获得一些化石,他误认为这些骨骼是属于西伯利亚猛玛象的一部份,同时在阿穆尔河(今称黑龙江)地区提出汇报。
在1914年到1917年之间,苏联地质委员会指派b.x. reningarten组织了一个初步考察队到这个地点进行探测。所有的发掘标本,包括一具不完整的鸭嘴龙类─满洲龙的骨骼都运送回圣彼得堡(后改称列宁格勒)。
这只满洲龙就是被苏联古生物学者Riabinin在1930年所命名的第一只中国恐龙的成员。到了1977-1979年之间,黑龙江博物馆人员在同一地点进行挖掘,获得众多恐龙的骨架标本。
这些骨骼多数为鸭嘴龙类,也有一些是食肉类恐龙的骨骸牙齿。鸭嘴龙类化石被鉴定属于满洲龙,其中两件经修复装架展示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中。
这个产恐龙的岩层,被称为鱼亮子组,是由灰绿色砂岩、紫红色页岩和砾岩组成的。地质学者推测这些骨骼是当时生存在大河具三角洲河道中恐龙族群,伴随着还有一些陆龟背甲的化石。
扩展资料:
黑龙江满洲龙变为化石的原因:
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等坚硬部分是由矿物质构成的。矿物质在地下往往会分解和重新结晶,变得更为坚硬,这一过程被称为“石化过程”。随着上面沉积物的不断增厚,遗体越埋越深,最终变成了化石。而周围的沉积物也变成了坚硬的岩石。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在石化回归地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危险。在成千上万的石化过程中,周围的岩石可能会弯曲变形,这样化石就会被压扁。另外,地壳底部的高温也有可能让化石熔化。逃过这些劫难后,还得有人赶在化石从周围岩层中分离前找到它,否则化石就会碎裂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洲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恐龙化石
黑龙江满洲龙的介绍
黑龙江满洲龙(Mandschurosaurus amurensis)是鸟脚亚目(Ornithopoda)、鸭嘴龙科(Hadrosauridae)、满洲龙属(Mandschurosaurus)的一个种。植食性,体长约8米,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