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有哪些类型
鸭嘴龙分类上,一般都按照头上顶饰的有无而分为平头的鸭嘴龙和带棱的鸭嘴龙两大类。有些科学家认为,这种头饰是雄性的特征,像现代的鸡雉类的雄性头上有彩色的冠一样。平头的一类以北美发现的鸭龙为代表。鸭龙的大小变化多在9-12米之间,它活着时的体重至少有5~6吨重或更多。头骨低而平,在顶部没有冠状的顶饰,习惯于用后腿走路。埃德蒙顿龙是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顿城附近发现的。它的头比鸭龙要大得多,嘴也比鸭龙宽而扁,约有12米长,是一种行动笨拙的鸭嘴龙。我国第一次发现的黑龙江满洲龙就是平头的鸭嘴龙。此外,还有巴克龙、谭氏龙、山东龙等,都是平头的鸭龙,化石地点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山东等地。但最重要并引起全世界重视的,是在山东省诸城县发现的巨型山东龙。
1964年8月,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在诸城县的一条冲沟(当地老乡称作龙骨涧)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腿骨,经地质科学研究院鉴定,是一个大型的鸭嘴龙的胫骨。实际上,很早以前,当地的群众就发现该地有脊椎动物化石,所以把产化石的地点叫“龙骨涧”。1964年10月至1968年5月,由第一普查大队、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地质研究所和地质博物馆共同组成采集队,先后进行了四次有系统地采集与发掘,共采到化石将近30吨,代表5个个体。又经过三年的精心修补、复原,终于在胡承志先生指导下于1972年正式装架完毕,并在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山东龙的头骨顶面较平,后部较宽,从侧面上看,有点像鸭龙。荐部的脊椎由10个脊椎组成,腹面有较深的真沟。坐骨较长,末端有微弱的尖顶。装架后的骨骼,从头到尾长约15米,站起来约有8米高,被认为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高大的鸭嘴龙。由于它首次在山东省发现,所以被命名为“巨型山东龙”。80年代,诸城市博物馆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协助下对龙骨涧化石点进行了再次发掘,获得两具较完整的山东龙骨架,其中一具已装架陈列于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内。
小鸭嘴龙的外形特征
董枝明是根据编号IVPP V4732的标本,即幼体的部份下颌,来命名小鸭嘴龙。这个骨骼部份包含了18柱牙齿,长37厘米。董枝明后来估计小鸭嘴龙长2.6米。小鸭嘴龙可能是双足或四足的草食性恐龙,它的复杂头颅骨结构可以协助咀嚼植物,且有数百颗不断更换的牙齿。由于只有幼体的下颌,现时对它的所知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