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这些动物长得像早餐
笔者今儿正要准备美美地吃顿早餐,却惊奇地发现,在光怪陆离的动物界,有几个家伙的长相竟然和早餐中的美味如出一辙。它们为什么会长成这种模样,它们独特的身体结构中有什么奥秘,它们又有怎样神奇的生存技能?来,咱们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早餐”!
主食:面包蟹
面包蟹(黄道蟹属)的头胸甲(来源:Wiki共享资源)
面包蟹多指黄道蟹属或馒头蟹属中的品种。蟹类有一处极为重要的身体部位——保护着头胸部的头胸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蟹壳”(对,吃货挖蟹黄的地方),但面包蟹的头胸甲与一般的蟹类有很大区别,面包蟹的头胸甲隆起幅度特别大,这就给人以胀大的感觉,和蓬松的面包极为相似;再说头胸甲上的细节,面包蟹的头胸甲上有数条明显的纵向疣状突起,这就又和面包上的褶皱十分吻合;此外,面包蟹通身颜色呈褐色,这也和由于“焦糖反应”而形成的面包棕黄色外皮如出一辙……面包蟹不动时,真像一块诱人的大面包。
面包蟹长成这幅模样是否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呢?是有一定联系的。面包蟹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部、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附近海域,不管是黄道蟹还是馒头蟹,它们都偏爱栖息于水深30~100米的沙质或泥沙质海底,晚上还会游到50米左右寻找猎物。它们尤其爱吃贝类这样的底栖生物,浅褐色的体表有助于和海底的泥沙融为一体,过于隆起的头胸甲还可以模仿海底石头的样子,因此,它们面包外形或多或少增加了它们捕猎的成功率。
面包蟹(黄道蟹属)遇到危险时用蟹钳护住腹部(来源:Wiki共享资源)
这种外形也有缺点,它们头胸甲过于沉重,导致其行动速度远不如其他蟹类快,但大自然却赐予它一双比普通蟹类要强壮得多的蟹钳:捕捉猎物时,蟹钳可以粉碎猎物的躯体;被天敌捕捉时,蟹钳与步足同时放置在腹部,护住脆弱的“肚肚”。虽然面包蟹生得五大三粗,见到人却十分“害羞”,蟹钳护住与眼下方的腹部,就好像要用钳子蒙上眼睛似的。
荷包蛋:蛋黄水母
蛋黄水母的伞缘部分富含蛋白质和粘多糖,弹性十足(来源:Wiki共享资源)
浪漫的爱琴海浅滩处,远处飘来飘着一团圆形的事物,纯白的边缘,橙黄的中心,竟是个荷包蛋?你以为自己长了双假眼,然而揉一揉发现海里确实飘着一枚荷包蛋,其实这是蛋黄水母。蛋黄水母的 “伞缘”部分呈淡淡的胶状白色,就像富含蛋白质的蛋清;水母类动物“伞心”部分的颜色,往往由其体内生殖腺或是胃囊等器官的颜色所决定的,蛋黄水母的“伞心”部分对应的胃囊恰好呈橘黄色,并鬼斧神工地向外凸,便像极了令人垂涎的蛋黄。蛋黄水母是一种大型水母,伞体直径35cm~50cm不等,在其“触手囊”的带动下,伞体有规律地在海中缩放,如同在沸水中翻腾的特大号水煮荷包蛋。
蛋黄水母伞心的蛋黄色源于其胃囊(来源:Wiki共享资源)
蛋黄水母长成这样绝对不只是个绣花枕头,我们来看看它那怪异的“蛋黄”部分。刚才说了,蛋黄色源于其体内的胃囊,蛋黄水母的胃囊中有“隔板”,这些“隔板”既是它维持生命的“马达”,又是捕捉猎物的“利器”:一方面,隔板上密布着数不清的小孔,这些小孔使蛋黄水母的体液循环畅通无阻;另一方面,隔板上还附着“隔板肌”,隔板肌上的刺细胞和腺细胞中含有大量毒素,被蛋黄水母抓住的猎物,一旦触碰这个部位,便会中毒而亡。由此可见,这诱人的“蛋黄”可以致人死命,绝不是什么美味佳肴。蛋黄水母的“蛋清”也有很大作用,尤其是中胶层十分发达,弹性十足,这是由蛋白质混合粘性多糖而成的“凝胶”,蛋黄水母以此来调节离子浓度,使之在海水中保持一定的浮力。
培根:枝吻纽虫
网上有这么一段视频:一只又宽又扁的肉粉色虫在一根朽木上蠕动,有人惊呼:培根活了!更要命地是,当视频中的人抓住这只“培根”并用手挑逗时,“培根”突然喷出白色丝线状的“粘液”,这“粘液”好像也有生命似的,黏在人手上后不断生出新的分枝,同时不停地蠕动……真令人头皮发麻,以后还能不能直视美味的培根了,这家伙并非神秘物种。
枝吻纽虫外形和培根似的(来源:Google图片)
这种形似培根的虫叫作“枝吻纽虫类”,属于纽形动物 。很多人可能会把纽形动物和扁虫类混淆。其实纽形动物要比扁虫类高级得多。纽形类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口腔和肛门,大多数雌雄异体,不像扁虫那样不男不女。它们前端呈柱形,后端扁平,平时总是喜欢扭成一团。大多数纽形类颜色较为灰暗,而少数呈鲜艳的肉粉色,枝吻纽虫就是肉粉色的,因此外形就像活了的培根。
枝吻纽虫吻部的树杈结构示意图(来源:道客巴巴)
至于那神秘的白色丝线,便是纽虫动物的必杀技。纽虫动物在受到惊吓或捕食时,会依靠吻鞘内肌肉的收缩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迫使吻部从吻孔中向外翻出,其吻壁上分泌物可附着在猎物或是天敌的身上,使其陷入困境。更可怕地是,喷出体外的只是其吻的主轴,从主轴会分出若干“一级分支”,每个一级分支再分出若干“二级分支”……以此类推,所以才会出现视频中白色丝线不断分叉的诡异画面。枝吻纽虫吻部伸缩一次约需要10~20秒的时间,但在脱离吻口数秒后,吻部便会失去活力。
蔬菜:藻类海蛞蝓
藻类海蛞蝓背部突起呈绿叶状(来源:见水印)
海蛞蝓又被叫作“海兔”,因其头部两对明显的触角形似兔子的耳朵而得名。它虽然名为蛞蝓,但却不属于蛞蝓科,而是独立的海兔科,这是因为海兔科和蛞蝓科有个极为相似的特征,那就是身体表面看起来软软的、粘粘的,光滑无比,其实背部体表有一层又薄又透明角质膜,用肉眼根本看不到。除了有此特征之外,一些海蛞蝓的背部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突起”,其中我们要介绍的主人公——藻类海蛞蝓,它的背部突起非常奇特,其背部有数量众多的“树叶状”突起,呈绿色,加之头部呈白色,因此在海底中绿叶状突起随波摇曳,宛如一株清爽可口的绿叶蔬菜。
海蛞蝓以海藻为食,一般来说,海蛞蝓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会呈现什么颜色。如果你觉得它长了一副绿叶蔬菜的模样只是为了吸引人类的眼球就大错特错了,那摇动的绿叶状突起中大有文章!我们都知道,光合作用是一些含有叶绿体的绿色植物或是菌类的独门秘籍,这是利用光合色素将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能量转化过程。然而,作为动物,长着绿叶蔬菜模样的藻类海蛞蝓竟然也被认为有光合作用的能力。
藻类海蛞蝓可劫持藻类基因,进行光合作用(来源:Bing)
其实,这并非藻类海蛞蝓本身具有光合作用能力,而是它可以通过进食藻类来“盗取”藻类的基因,从而能像藻类一样从阳光中获得能量。藻类海蛞蝓会将藻类的基因整合到自身的染色体内,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跨物种的“基因劫持”现象,其外部表现为将藻类的叶绿体劫持到自己的消化细胞中去。如果被摄入的叶绿体出现损伤,藻类海蛞蝓还能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复”,从而保证其功能的正常运转。
奶酪:箱鲀
箱鲀的鳞片高度进化,加厚变硬,如同拼在一起的龟甲(来源:Wiki共享资源)
箱鲀又被戏称为“盒子鱼”(英文名:Boxfish)是生活在全球热带或温带海洋的底栖小型鱼类,它躯干呈盒子形,显得十分笨重生硬;有几类箱鲀体表呈淡黄色,上面还点缀着黑色圆形斑点,和奶酪因细菌释放而形成的孔洞很像。远远望去,真的就如同海中漂浮着的奶酪。为什么箱鲀长出这么怪模样呢?其实箱鲀还有一个别名叫夹甲鱼,顾名思义,与一般的鱼类相比,箱鲀的鳞片已经进化得加厚并变硬,很像几块拼在一起的龟甲,这是一种有效的护身铠甲。
而我们都知道,大多数鱼类通过左右摆动全身或尾鳍来游泳,箱鲀长着如此笨重的铠甲,想要全身左右摆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那么它是怎么游泳的呢?近前观察箱鲀你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盒子,它也有极小的各种鳍,这些鳍的基部并没有硬化,能够无压力的摆动,支持箱鲀在水中运动,只不过速度上就大打折扣了。箱鲀的各种鳍就像从箱子里掏出来似的,因此它的游泳方式特别搞笑,身体无法运动动,只有“脚指头”、“手指头”在划水。
箱鲀的嘴巴呈吸盘状,给人以“嘟嘴”的蠢萌样儿(来源:见水印)
除了搞笑的游泳姿势,箱鲀还长着一个蠢萌的嘴巴,它的嘴呈头足类腕足上的吸盘状,给人感觉是“嘟着嘴”的模样。可不要被这纯洁的外表迷惑了,箱鲀在受惊的时候会向水中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主要攻击对手的呼吸部位,让人忍俊不禁地是,如果在茫茫大海中,箱鲀释放的毒素还可能很快被稀释,但如果把它放在鱼缸中饲养,万一你吓到了箱鲀,它在水缸中释放毒素,浓度过大却又无法及时稀释,很可能连它自己都被毒死,简直是块儿“毒奶酪”!
【知识拓展】能吐“牛奶”的牛奶蛙
我们发现早餐还缺一杯牛奶啊!很抱歉,笔者并没有找到长相牛奶的动物,但是找到了一种能“喷奶”的动物——牛奶蛙。这是一种大型树蛙,生活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全身是棕色与白色相间的迷彩。牛奶蛙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会在布满白色疙瘩的后背中喷出牛奶一样的白色毒液,以吓退进犯者。
牛奶蛙(来源:Wiki共享资源)
一种虫子会吐出白色的东西来吸血
转 : 纵沟纽虫科(Lineidae)、枝吻纽虫属(Dendrorhynchus)的某种,中国沿海能见到,喷出的白色物是吻部,平时捕猎时就射出吻部,用上面的枝杈裹住猎物。但受惊时,吻部会喷出后和身体切断,像壁虎断尾一样。断吻会紧紧黏住天敌,并不断分出新枝,2~4小时后才失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