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帝距今多少年?北齐文宣帝修筑长城的事件一共有几次

admin|
83

这段长达3000米的长城当是利用了552年时所筑的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和555年时所筑的夏口至恒州长城,北齐第二次修建长城是在555年,北齐的第三次修建长城是在556年,北齐的第四次修建长城是在557年,请采纳北齐文宣帝修筑长城的事件一共有几次第一次是在552年,是北齐政权第一次修筑的长城,《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天保七年,北齐后主此次命人修筑的长城是为防御突厥而对以前所筑北部长城的补修和连缀。

文宣帝距今多少年


北齐文宣帝距今1457年

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字子进,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固阳)人,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同母兄。母亲为娄昭君  。出生时有异兆,体貌丑恶不堪,为其母所讨厌。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看似痴傻,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又明静英达,深沉有大度,虽常被兄弟玩弄和欺负,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谓乎:“此儿意识过吾。”武定八年(550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国号齐。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四方征伐,怀有圣主气范,然而执政后期却变得暴虐无度,极尽奢侈,最终饮酒过度而暴毙,终年三十一岁(一说三十四岁),庙号显祖,谥号文宣皇帝。请采纳

北齐文宣帝修筑长城的事件一共有几次


第一次是在552年,据《北史·齐本纪》记载:“文宣帝天保三年十月乙未,次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

这里提到的“黄栌岭”便是山西省汾阳西北的黄芦岭,而“社平戍”则是指在山西省五寨县境内,这道南北共有400多米长的长城,是北齐政权第一次修筑的长城。其意图是用来防御稽胡和对付西魏的。

北齐第二次修建长城是在555年,据《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天保五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天保六年三月,发寡妇以配军士筑长城。是岁……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

这里提到的“幽州”便是后来的北京,而“夏口”便是北京居庸关的南口附近,而“恒州”则是指的山西大同。这段长达900多米的长城,基本上是沿北魏长城线进行的修葺和增筑。

北齐的第三次修建长城是在556年,《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天保七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车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

这里的“西河”便是山西汾阳,而“总秦戍”则是山西大同西北境内,“海”是指秦皇岛山海关的海边。

这段长达3000米的长城当是利用了552年时所筑的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和555年时所筑的夏口至恒州长城,加以连缀增补而成,其夏口至海的部分是沿燕山南麓而筑的。

北齐的第四次修建长城是在557年,《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天保八年初,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

这里的“库洛拔”便是代县与朔县交界处,而“坞纥戍”则在山西省繁峙县平型关东北处。这段长城的位置走向仍与北魏“畿上塞围”之南环长城相关。

当然,在北齐时期,除了文宣帝高洋修建了上面的这几段长城以外,为了防御西部的北周,北齐在563年,还修筑了南北向的长城。

据《资治通鉴》记载:“河清二年三月,齐诏司空斛掉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

这里的“河清二年三月”便是563年,而“轵关”便是在河南济源县西北,为太行八陉之第一陉。当时下旨修建此段长城的是北齐武成帝。

两年后,565年,北齐后主高纬当上了皇帝,他上台后,又命人补修了大同东至于海的长城。

据《北齐书,斛律金附子羡传》记载:“天统元年,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目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湖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这里的“库堆戍”,后人认为是后来的古北口长城。据史书记载,563年,突厥曾发动20万兵民毁坏北齐长城,第二年又多次用兵大掠幽州和恒州,为此,后人认为,北齐后主此次命人修筑的长城是为防御突厥而对以前所筑北部长城的补修和连缀。

北齐长城遗址上的司马台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