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高考满分作文《鸟的评说》?话题:鸟的评说阅读《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

admin|
100

每一种鸟儿在否定其他鸟之后,有没有人也犯有鸟儿们同样的错误?这些鸟儿否定同类者,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傲慢会产生偏见,你有什么样的认识?鸟儿们的傲慢态度,百灵不会,都是出自于嫉妒吗?这不一定,而每种鸟儿又都受同类的鄙视,“不纯”说。

96高考满分作文《鸟的评说》


由《鸟的评说》想到的
有这样一个寓言,意味隽永,让人回味无穷。它讲的是一群鸟儿互相指责、批评的故事。比如在鹦鹉的眼里喜鹊是奴颜媚骨,在百灵看来鹦鹉又是人云亦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也许地在这些鸟儿眼中孔雀也有缺点,就是尾巴太美。
我非公冶长,但听了鸟语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我辈人中像鸟的还算少吗?常见有的人,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凡是敝帚必然自珍自夸,凡是他人必然求全责备,时而感世伤怀,时而悲天悯人,时而怨物,时而自嗟,总而言之,昂昂然天地间惟我独尊,世间万物难入他的红眼。我要奉劝这样的人:“牢骚太盛防肠断”啊!
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与缺憾,试问这种情绪的产生是源于世界上的不圆满还是心灵上的不完满?上古神话中说鸿蒙之初,天不满于东西,地陷于西北;古人也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又何必囿于成见不肯多一分包涵呢? 梅尧臣有一句名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它历来为人激赏,我想除了诗本身的工巧外,还因为它包含着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事物各有短长。梅皋和司马相如都是才华横溢的名赋家,都曾以文章惊海内,而两个人也并非十全十美,“梅皋敏而不工,相如工而不敏”。我们怎么能因为梅皋“不工”就否认他的“敏”,或因为相如的“不敏”就看不到他的“工”呢?
如果我们都能全面宽容地正确看待他人和自己,不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攻讦甚至械斗吗?鸟儿的互相指责正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应该看到我辈人中虽多朽木之才,我辈人中也颇多龙凤。不要做只看到别人缺点的“放大镜”吧。要知道鸟无完鸟,人也无完人。

话题:鸟的评说阅读《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



例文一
           嫉妒最卑劣
七种鸟儿,从麻雀议论燕子开始,到苍鹰评价麻雀结束,都在竭力否定对方,真乃咄咄怪事。
说怪不怪,这从深处探究,是由于心理的狭隘。“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读《江南录》)远在九百多年前,王安石对嫉妒现象已经做了深刻的剖析。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是黄鹂一身美丽的羽毛,使燕子自惭形秽,因而妒火中烧。黄鹂说百灵,声音虽悦耳,动机却不纯。“悦耳”说,是自愧弗如得出来的真实结论;“不纯”说,是嫉妒心理编造出来的无稽之谈。
难道鸟儿之间的相互诋毁,都是出自于嫉妒吗?这不一定。但嫉妒是一种卑劣的情感,因而会产生卑劣的行为,这一点则是确实无疑的。鹦鹉学舌,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绝技。百灵不会,本无可厚非。但当它诋毁鹦鹉“最无原则”时,这显然是一种恶意中伤。同样,“举头闻鹊喜”,是民间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说。喜鹊喳喳叫,本身并不知。说它“生就一副奴颜媚骨”,这是鹦鹉因人们闻鹊噪有喜色,而发出的诅咒。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得好:“自己的思想愈卑劣,就愈要挑剔别人的错儿。
嫉风妒雨,很难预报,也很难防范。有同学被评为“三好”生,于是就有人拿自己的“一好”强项与之相比,认为被评者不值得自己学习。更有甚者,拿三好学生的某一缺点嘲笑,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哪怕是一位同学受到老师的一次表扬,很快就有人讲出该同学某一方面的缺陷,甚至披露该同学某一时期的过错。也是说怪不怪的现象,嫉妒往往产生于同辈之间。飞禽不嫉妒走兽,禽兽不嫉妒人类,人类也是同辈人相妒。因嫉妒而诋毁,是弱者的表现。
妒贤嫉能者,可鄙!
见贤思齐者,可贵!
评点:本篇进入的角度是:鸟儿们竭力否定对方,原因之一是心理的嫉妒。文中先引用了王安石的话,后引用了克雷洛夫的话:两段名言同样证明嫉妒产生的原因,进入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前者由外而内(因不胜而生嫉),后者由内而外(因思想卑劣而挑错),后者又是前者的深化。
例文二
            傲慢与偏见
七个鸟儿登场,演出一场闹剧。一个个评说对方,无一例外,全盘否定。其口气,不容置喙;其神态,不可一世。
这是一种骄横傲慢的态度。麻雀瞧不起燕子,燕子挖苦黄鹂,黄鹂鄙夷百灵,百灵对鹦鹉不屑一顾,鹦鹉又认为喜鹊不值一提,喜鹊居然讽刺苍鹰,苍鹰更不把麻雀放在眼里。寓言诗虽没有描画出各种鸟儿的语言、神态,但从它们评说的言词中,已清晰地看出了一群狂徒的嘴脸。
这是一种偏于一隅的见解。七种鸟儿,各有所长,但都没有被同类看到或提及。如燕子能报春讯,黄鹂有美妙歌喉,鹦鹉善于模仿,喜鹊给人以希望,苍鹰有凌云之志。是不知,还是不言?是视而不见,还是以偏概全?
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傲慢会产生偏
见,偏见也会产生傲慢。看了《鸟的评说》,更加确信了这一道理。因为轻视同类,就没有细视、全视同类,因而产生了偏颇之见;也因为已有偏见,就自视甚高,自命不凡,因而傲慢之态会油然而生。傲慢与偏见,互为因果,又都根植于缺乏自知之明。
一个十分有趣的事实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傲慢者同样是被轻视者。每种鸟儿都傲视同类,而每种鸟儿又都受同类的鄙视。这仿佛是一个难解之谜,其实,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早就看出了其中的奥秘:“傲慢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尊严。
现实生活中,傲慢与偏见结缘,不乏其人。有些青年,取得一点成绩,就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看别人老不顺眼,总觉得周围的人不如自己,仿佛鹤立鸡群,无与伦比。因而,傲慢往往与孤独结伴,傲慢者往往是人生道路上的踽踽独行者。我身边的傲慢者,虽有同窗,而无好友;虽有同行,而无知音。因而,面目虽可憎,遭遇实可怜。
我奉劝傲慢者,对待同伴,态度还是谦逊点好;看待他人,方位还是全面点好。
评点:文章先勾勒七个鸟儿的神态,突出他们的傲慢嘴脸,然后溯本求原,分析产生傲慢心理的原因——缺少自知之明,最后描画其可憎形象,揭示其可悲处境,令傲慢者警醒。



写作提示:本题是要求学生就寓言诗写一篇作文,所以深刻理解寓言诗的寓意,以便选准角度,把道理说正确,说清楚就显得特别重要了。鸟儿们评说同类,措辞虽不尽一致,基调却大体相似:否定和诋毁。被否定和诋毁的鸟儿,有没有长处和优点?为什么否定和诋毁者看不到这些优点和长处?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有没有人也犯有鸟儿们同样的错误?这些鸟儿否定同类者,自身有没有缺点和不足?它们看自身与看同类,眼光有什么不同?它们为什么不能作自我批评?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类似现象?王安石认为:“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用王安石这一观点,分析《鸟的评说》,你有什么样的认识?鸟儿们的傲慢态度,源于鸟儿们的偏颇之见,可以分析一下傲慢与偏见之间的联系。每一种鸟儿在否定其他鸟之后,自己也被另一种鸟所否定。这将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分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文章的思路大体就出来了,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立论,联系实际,就是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