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臂猎龙的长臂猎龙特征
卡彭特等人将长臂猎龙鉴定为一种中等大小的坚尾龙类,有以下特征:鼻突底部的孔,将前上颚骨分隔开、眶后骨有眶突、方轭骨是T字形、背椎有centrodiapophyseal lamina。长臂猎龙与虚骨龙的差别在于:背椎前段缺乏侧腔、尾椎后段的前关节突(Prezygapophyses)只有椎体的1/3长、短的肱骨干、弯的桡骨、耻骨尾端的底部平坦、股骨干笔直、蹠骨的长度接近桡骨。与嗜鸟龙的不同处有:前上颚骨的前缘笔直,而非圆形、方轭骨是T字形,而非L字形、长神经棘、尾椎后段的前关节突只有椎体的1/3长,而非1/2、桡骨长而弯曲,而非粗而笔直。正模标本的唯一前上颚骨严重地损坏,但可看出不对称的横剖面,这是兽脚亚目的特征;颊齿状况太差,无法看出任何特征。
嗜鸟龙的介绍
嗜鸟龙(属名:Ornitholestes)意为“偷鸟类者”,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晚侏罗纪的劳亚大陆西部,约为现在的北美洲。对于嗜鸟龙的了解几乎都来自单一个化石,该化石在1900年发现于怀俄明州的科莫崖附近,并由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03年所叙述、命名。后来发现一个手部化石,被归类于嗜鸟龙,目前被归类于长臂猎龙。嗜鸟龙的种名hermanni是用来纪念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标本制作人员Adam Hermann。莫里逊组的嗜鸟龙化石,发现于第2地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