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傍马头生\’两句的诗眼各是什么山从人面起,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诗眼《送友人入蜀》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而著称的抒情诗,前者写山上蜀道景致,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送友人入蜀》李白 简要赏析\’山从人面起,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颈联写蜀道春色之美,人在栈道上走。
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诗眼
《送友人入蜀》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而著称的抒情诗,是天宝二年( 743 年)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
首联写入蜀的道路艰险。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它和《蜀道难》的开头以饱含激情的感叹句“噫吁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写法迥然不同,因为这是为送别友人而作,所以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
颔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腾翻滚,像是腾云驾雾一般。动词“起”、“生”用得极富动感,“起”字把本来是静态的岩崖写成动态,“生”字既写出云雾之飘动,又见栈道之高危。该联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形象地表现出入蜀道路之险,写得气韵飞动。
蜀道一方面显得峥嵘险阻,另一方面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瑰丽的风光就在秦栈道上。颈联写蜀道春色之美。 “笼”字是全诗的“诗眼”,既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阴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又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春林长得繁盛茂密的景象。“笼秦栈”与“绕蜀城”相对,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者写山上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近景,相互映衬,好一幅壮丽的蜀道山水画!诗人这样浓墨重彩地描写蜀道胜景,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
尾联抒发感慨,点出题旨。李白意味深长地告诫朋友: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君平是西汉人,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寄寓作者本人在长安政治上遭人排挤的深深感慨。
这首诗首联平实,颔联奇险,颈联转入舒缓,尾联低沉。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风格清新俊逸。入蜀路上,美景怡人,使人熄灭争功逐利之心。规劝友人,语如春水,字里行间俱是深情。不愧为“五律正宗”。
附原文: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具体表现)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送友人入蜀》李白 简要赏析\’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两句的诗眼各是什么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这两句诗以鲜明的形象描绘了蜀道之艰难险阻,上句写山势之陡,下句写山势之高——山从人面前拔地而起,巍然屹立于前;一团一团的云雾在马头旁边升腾翻滚,飘然而去。诗句从人与马的感觉上写出了山势的险要。“起”、“生”二字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蜀道的险峻、狭窄、高危,气韵飞动,境界奇美,想象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