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的种类
常见的蚜虫种类如下︰ 学名:Aphis pomi成体黄绿色,头、足黑色;卵黑色,产在唯一的宿主──苹果树上越冬。一种真菌靠它的蜜露生长。 学名:Brevicoryne brassicae俗名菜蚜,形小、灰绿色,有粉状蜡质覆盖物;群居在卷心菜、花椰菜、抱子甘蓝、萝卜等的叶背面,在北方以黑色卵越冬,在南方无有性期。可用药粉或喷雾剂控制。 学名:Chermes cooleyi在云杉小枝端上形成长7公分(3吋)的圆锥形虫瘿,虫瘿于盛夏时破开,成虫迁到道格拉斯冷杉(Douglas fir)上产卵。其生活史既可在云杉上完成,亦可在道格拉斯冷杉上完成。撒农药、在成虫钻出前除虫瘿和分开栽两种树可防治。 学名:Anuraphis maidi-radicis生存依靠玉米地的蚂蚁。卵在冬季由蚁贮藏在巢中,春天蚁把卵搬到草根上,然后转到玉米根上。为玉米的大害,可使之停止生长、变黄和枯萎,也为害其他作物。 学名:Chermes abietis体色为黑色,多小复眼,大复眼罕见,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形状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长大于基部。腹管通常管状,长大于宽,有蜡腺分泌物,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会繁殖出有翅蚜虫,寻找新宿主。夏末繁殖出有翅雌蚜和有翅雄蚜虫,有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形成凤梨形虫瘿,长1~2.5公分(0.4~1吋),新瘿绿色,具红或紫色条纹,老瘿褐色,由许多室(cell)组成,每室约含12个若虫(nymph),盛夏时破开,温暖地区可无卵期。受感染树枝常死亡。不同植株敏感程度各异,最好防治法为喷药。 学名:Toxoptera graminum是小麦、燕麦及其他小型谷物的大害之一。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于植株上,密集成黄色斑片状,可毁掉整片庄稼。成虫淡绿色,背有深绿条纹延向腹侧,每只雌蚜虫每代产50~60只幼蚜,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每年20代。可用寄生天敌及杀虫药防治。 学名:Myzus persicae亦称菠菜蚜(spinach aphid),成虫浅黄绿色,背有3条深色线纹。生活史有两个宿主,夏季雌虫营孤雌生殖。秋季产雌蚜虫和雄蚜虫。传播多种植物花叶病。 学名:Aphis gossypii绿至黑色。在暖和地区终年产生幼虫,在凉爽地区产卵。为害甜瓜、棉花、黄瓜等10馀种作物。常以寄生天敌和掠食性天敌防治。 学名:Macrosiphum pisi浅绿色,致死豌豆,传播黄豆花叶病。在车轴草和苜蓿上越冬,春季迁移到豌豆上。每只雌蚜虫产50~100只幼蚜,每年7~20代。可喷杀虫药防治。 学名:Macrosiphum euphorbiae在蔷薇科植物上产黑色的卵,孵出幼蚜粉红色及绿色相间,吃芽和叶。早春迁到夏季宿主(马铃薯)上。每2~3周一代。为番茄和马铃薯花叶病毒媒介。取食叶,致死蔓枝和花。 学名:Macrosiphum rosae形大,绿色,有黑色附肢及粉红色斑。只生于栽培蔷薇上。天敌为瓢虫和蚜狮。 学名:Anuraphis roseus是苹果的重要害虫,使果实变形(蚜苹果),使叶卷曲(可保护蚜虫不被农药喷及)。生活史中包括一种替换宿主︰车前草,秋天返回苹果树上产卵。也危害梨、山楂、花楸等。防治方法为喷药及用其天敌︰食蚜蝇、瓢虫、草蛉、寄生蜂。 学名:Eriosoma lanigerum生活在根部,可使苹果树矮小或死亡。幼虫体被白色棉花围住。防治为用寄生天敌。 又名五倍子蚜、倍蚜虫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昆虫纲、同翅目、瘿绵蚜科(Pemphigidae)、五节根蚜亚科( Fordinae )。我国倍蚜虫有十多个种,分别寄生漆树科盐肤木属盐肤木、滨盐肤木、红鼓杨、青鼓杨树叶上,蚜虫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产生虫瘿,这些虫瘿统称五倍子。五倍子又称为百虫仓,可提炼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等化工原料。我国使用五倍子已有 2000 多年历史,主要应用医药上。其性寒、味酸咸,有收敛止咳、涩肠止泻、敛汗止血功能,同时兼具消肿、解毒、抗魄镇痛、避孕等功效。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应用没食子酸和单宁酸为原料制作药品,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疗效明显。以五倍子为原料提取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在医药、饮料、纺织、制革、石油、钻探、冶金、稀有金属提炼、墨水、航海、橡胶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重要工业原料。五倍子在世界上仅分布于东亚中国、朝鲜、日本及中南半岛。中国五倍子产量最多、质量最好,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五倍子”。清代开始,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在我国,五倍子产地分布在近20个省区,主要产地在四川、贵州、湖北、陕西、云南,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90%。我国五倍子生产已有一定规模,还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需求,因此推广人工繁殖技术,提高单产和扩大生产面积,对于充分利用山区自然资源、拓宽农民致富之路、增加出口创汇等很有意义。 豌豆蚜虫(Pea aphids)可以收获阳光,并使用这种能量进行新陈代谢。它可能是到2013年止已知唯一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物种。它可以合成类胡萝卜素——绝大多数动物都依赖类胡萝卜素,如视力、骨骼生长及合成维生素等。所有已知的动物都是通过进食植物、藻类和真菌才能做到这一点,而豌豆蚜虫靠阳光就可以。早在2010年,亚利桑那的生物学家Nancy Moran 和 Tyler Jarvik就发现豌豆蚜虫可以自己生产类胡萝卜素,就像一个工厂。法国Sophia Agrobiotech研究所的昆虫学家Alain Robichon 试图揭示这种昆虫为什么要合如此“昂贵”的代谢化学物质。研究者发现,类胡萝卜素负责蚜虫的体色,它可以根据环境改变颜色,在最佳环境中,蚜虫可以产生中等量的类胡萝素,体色呈现为橙色;在寒冷的环境中,会产生高量的类胡萝卜素,体色呈现为绿色。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几乎无色素,出生时为白色。研究小组还测量了蚜虫的三磷酸腺苷(ATP)水平——这个方法可以衡量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这获得了显著的成果——绿色蚜虫产生的ATP显著高于白色蚜虫,而橙色蚜虫暴露在阳光下比处在黑暗时产生更多的ATP。研究者还对橙色蚜虫的类胡萝卜素进行了纯化,以证明就是这些提取物可以吸收光线并转化这种能量。 学名: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 (Gillette)同翅目,蚜科。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北京、河南、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台湾、四川等省。寄主于白术、菊花、艾、野菊等。常在寄主菊花等的叶和茎上吸汁为害。春天菊花抽芽发叶时,也可群集为害新芽、新叶,致新叶难于展开,茎的伸长和发育受到影响;秋季开花时群集在花梗、花蕾上为害,开花不正常。为害白术时致叶片发黄,植株萎缩,生长不良,且分泌蜜露布满叶面,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中文名:菜蚜别名:菜缢管蚜、萝卜蚜学名: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1843)目:同翅目科:长管蚜科寄主:白菜、油菜、萝卜、芥菜、青菜、菜薹、甘蓝、花椰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偏嗜白菜及芥菜型油菜。在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有翅胎生雌蚜,头、胸黑色:腹部绿色。第一至六腹节各有独立缘斑,腹管前后斑愈合,第一节有背中窄横带,第五节有小型中斑,第六至八节各有横带,第六节横带不规则。触角第三至五节依次有圆形次生感觉圈:21~29,7~14,0~4个。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3毫米,宽1.3毫米,绿色至黑绿色,被薄粉。表皮粗糙,有菱形网纹。腹管长筒形,顶端收缩,长度为尾片1.7倍。尾片有长毛4~6根。 在温暖地区北方地区年发生十余代,南方地区年发生数十代。温暖地区或在温室内以无翅胎生雌蚜繁殖,终年为害。长江以北地区在蔬菜土产卵越冬,翌春3~4月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产生有翅蚜,向其他蔬菜上转移,扩大为害,无转寄主习性。到晚秋部分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萝卜蚜发育适温较桃蚜稍广,在较低温情况下萝卜蚜发育快,9.3℃时发育历期17.5天,桃蚜9.9℃,需24.5天。此外,对有毛的十字花科蔬菜有选择性。
绿色小小的像跳蚤在树枝上的是什么东西
图中像跳蚤的小小绿色动物叫做蚜虫。
蚜虫,又叫蜜虫或者腻虫。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害虫,以植物的嫩叶嫩芽及汁液为食,破坏植物生长,而且,蚜虫是繁殖速度最快的昆虫之一,一年可以繁殖10-30世代,所以经常看到是一群一群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