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貂蝉是杜撰出来的,并不真的存在。
貂蝉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後,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
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貂蝉主要成就: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描写,貂蝉参与了连环计杀董卓。
连环计虽然是王允的绝妙策划,但真正的实施者是貂蝉。在《三国演义》之中,董卓祸乱朝纲,残忍暴戾,滥杀无辜,百姓深受其害。而群臣皆岌岌自危,即便枭雄曹操亦是行刺失败而亡命天涯。
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武功盖世吕布的白门楼上的殒命。
貂蝉死因之谜: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蝉义举的罗贯中,对貂蝉“长安兵变”后的描述,始终着墨不多,三国演义上最后一次提到貂蝉的时候还是跟吕布一起在白门楼被曹操围困时,后来吕布兵败身死就没有说明了。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
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两大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貂蝉
历史上真的有貂蝉吗
不管历史上是否真有貂蝉,貂蝉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粟,口口相传,无限演绎。
貂蝉在话本小说中出道,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走红。《三国志平话》说貂蝉与吕布原为结发夫妻,后因家乡离散分离,貂蝉流落到司徒王允的府中做婢女,而《三国演义》中,貂蝉则是逃避宫难的宫女,为王允收作义女,貂蝉不但有倾国倾城貌,而且有忧国之心,大义情怀。
之后的故事,两者相差无几,即王允利用貂蝉美人之计,离间太师董卓与义子吕布,最后借吕布之手,杀掉董卓。
貂蝉的命运终结于吕布命丧白门楼。《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吕布被曹操军队围困,生死攸关,貂蝉对吕布说:“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得此良人,夫复何求?吕布见大局已定,就只与貂蝉相守,不顾战事。下邳兵败,吕布被杀。
貂蝉自此销声匿迹。小说毕竟是小说,所有人物的安排都是为主题服务,貂蝉亦是如此,当她成功离间了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后何去何从,也不见的非要有个确切的说明,毕竟貂蝉不是主角。
但是因为貂蝉的颜值历来为人所称赞,事迹亦是正能量满满,所以后人多希望看到,这样一位胆色俱佳的女子的最终归宿。
因此,有了诸多的猜测,比如说曹操将貂蝉献给了关羽,在蜀中了却残生,又或者貂蝉出家为尼等等。
这些是小说中的貂蝉,虚构的成分必然存在,读者切莫当真。正史《后汉书》中,从未提到过貂蝉之名,有关董卓与吕布的恩怨情仇则是由另外一个女子牵系期间。
这个女子是董卓的贴身婢女,吕布在为董卓看护宅院时,与她一见钟情。能够让美男子吕布一见倾心的女子,必定非同一般,从她为董卓贴身的婢女身份也可以看出。吕布怕事情败露,董卓问罪,就寻求王允帮助,王允恰好运用这段三角关系来除掉董卓。
这里的婢女可能就是貂蝉的原型,经过小说家的艺术处理,便有了流芳千古的貂蝉。
但是学者蔡东藩认为,貂蝉确实存在,而且给予极高的评价:“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 “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因此,历史上有无貂蝉这个人,似乎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貂蝉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