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大熊猫的视频
我国大熊猫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中国特有种,野生数量不足1000 只,人工饲养下约100只。 大熊猫(又名大猫熊)栖居于海泼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独 居,昼夜均有活动和休息,无定居。视、听觉较差,嗅觉尚好,体态笨 拙,善攀爬,会游泳。以竹叶、竹笋、竹杆等为食,偶食小动物、鸟卵。繁殖期春季,孕期80-160天,每产1-2仔,5-7岁性成熟,寿命25- 30年。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63年繁殖成功,1978年人工 授予精繁殖成功,1993年全人工哺育成功,1999年人工辅助母兽哺育双 仔成功。 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分布范围: 只限于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 生境与习性 大熊猫栖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被动物学家称为“活化石”。与它同一时期的动物如剑齿虎等,早已灭绝并成为化石。大熊猫分布在我国四川北部、陕西和甘肃南部,是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 大熊猫也叫‘猫熊’,是哺乳动物,身体肥胖,形状像熊但要略小一些,尾巴短,眼睛周围、耳朵、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其余都是白色。毛密而有光泽,耐寒。喜欢吃竹叶、竹笋。 大熊猫居住地带的竹子,曾大面积开花、枯死,威胁着大熊猫的生存。全世界都极其关注珍稀动物大熊猫的抢救和转移工作。
大熊猫习性
习性 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 熊猫的食物主要是剑竹。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但熊猫的肠子很短,也没有供发酵纤维素的共生细菌。熊猫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鹅的食物虽然通过消化道很快,它们的利用率也有30%。这就使得熊猫每天进食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由于熊猫摄食的竹子种类很多,而它的栖息地又有很多种竹子生存。对于竹子周期性的开花死亡,没有确凿的研究证据表明熊猫会因此挨饿而危及生命。到是栖息地的人工开发,让熊猫的生境缩小从而无法找到合适的竹林。古时候有许多关于熊猫吃铁的记载,熊猫还因此得名食铁兽,这多发生在熊猫闯入人的居住地,它强劲的下颚足以咬下铁锅,但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就不得而知了。 成年熊猫的发情期很短,一年里雌性熊猫的发情期只有几天,交配后就分开,由雌性单独育。熊猫在野外身手灵活,善于爬树,遇到危险时奔跑速度很快。 大熊猫常在冷杉的大树洞里生育,它一胎产一子,有时产两子,怀孕时体貌无明显变化。出生的大熊猫幼仔只有一二两重,呈粉红色,与成年熊猫形态差别很大。由于熊猫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长时间进食来保证热量的供给,在育幼期母熊猫也要离开幼崽2-4个小时外出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