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鸡与家鸡的繁殖是一样的吗?原鸡和家鸡有什么区别

admin|
162

原鸡与家鸡的繁殖是一样的吗

每年的3~5月,春暖花开,原鸡的繁殖期到了,它们便到森林深处较为隐蔽的灌木林或刺丛中产卵。但也有在村落附近的小片树林中营巢产卵的,所不同的是雌性原鸡产卵后不声不响,聚精会神地担任孵卵任务。和家鸡相同,也是20天左右孵出小鸡,小鸡的样子同家鸡的一模一样。小鸡出壳后不久也能自己啄食,这时母鸡在前边领队,边走边发出“咯咯咯”的温存呼唤,雏鸡“吱吱”叫着,步步相随。当遇到敌害袭来时,母鸡便立即伸开双翅,把雏鸡抱在身旁,并伸长脖子,逼视对方,仿佛要与敌手决一死战。在情况许可时,它也会领着雏鸡逃避,一边逃遁,一边呼唤着,生怕有一只掉了队。

原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森林、农田、灌木丛、草坡、荒地、防护林带它们都能栖息,只要有食物和夜间栖息隐蔽的地方,原鸡就能生存。加上原鸡是一雄多雌的配对繁殖,每窝产卵数通常可达6~12枚,因此繁殖速度很快。但它们的幼雏常葬身于丛林猫、黄鼠狼、雀鹰、鸦的口中。而蛇、晰蜗又常吃掉它们的卵。再加上人们对其捕杀的强度很大,原鸡虽然没有高度濒危,但在野外的遇见率也不高。随着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原鸡的种群数量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迅速恢复。在云南南部的一些保护区内,春天到处都能听到雄原鸡鸟响亮啼鸣。一些位于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的村寨,村子周围的耕地附近常常可以看到原鸡活动觅食,有人接近,它们才会连飞带窜地逃遁,显出“野鸡”本性。

也许有人会问,仅仅根据家鸡与原鸡外形相似和习性相近就能断定后者是前者的祖先吗?根据生物学上种的概念来说,同一种动物是可以相互交配并且产生有繁殖力的后代的,而各种各样的鸡都可以互相交配产生后代。同样的原理,原鸡和家鸡相互交配当然也会生出有繁殖力的后代来。另外,一系列形态解剖学和生物学资料都证明它们两者是同一种的。所以可以说,原鸡就是家鸡的祖先。所不同的是,原鸡繁殖能力较家鸡低,它们每年只生1~2窝蛋,每窝不过5~12只,蛋色与家鸡相同,但较小。

过去受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原鸡是在印度被驯化成家鸡后引入中国的。后来经过考察研究,特别是一些考古的新发现表明,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有驯养的鸡,春秋时期就有很大的养鸡场。中国与印度分别将原鸡驯化为家鸡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屈家岭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曾发掘有陶鸡,这说明,早在公元前,家鸡就已普及于华夏了,而波斯是公元600年、英国是公元100年才开始禽类饲养的。可以说,在地球上的所有鸟类中,鸡,在人类进化史上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家鸡

原鸡和家鸡有什么区别

一、形态特征不同

1、原鸡:后颈和上背的羽毛均呈矛状,特细而长,覆盖着整个背部及两翅覆羽的表面;这些矛翎从后颈的羽基量起,长达150毫米。它们的基部暗红,而大部分呈金橙色,各羽并具明显的轴纹,在前为白色,向后转为褐色。

2、家鸡:体型偏小,头细脚细,嘴黄、脚黄、皮毛黄。公鸡单冠,冠、髯硕大鲜红。喙短宽,褐黄色,颈羽、鞍羽、镰羽金黄色,背羽、翼羽深黄或红黄色,胸、腹羽淡黄色。

二、生活习性不同

1、原鸡:除繁殖期外,常成群生活,大多为3-5只或6-7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10-20中的大群。性机警而胆小,看见人或听见声响便迅速钻入林中或灌丛中逃跑,危急时也振翅飞翔,每次飞行数十米至上百米远,落地后又继续潜逃。晚上栖息于树上。

2、家鸡:抗寒力差。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三、分布环境不同

1、原鸡:原鸡是一种热带森林鸟类,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热带雨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竹林,以及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等各类生境中,有时甚至出现在村落附近的耕地上。特别喜欢在灌丛间活动。

2、家鸡:主要分布于鸡舍,鸡舍要求天棚、墙壁的保温性能良好,地面要求为水泥地而且要稍微有一点坡度,这样便于冲洗和消毒,鸡舍的墙壁上要设有进出气窗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