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的物种学史
1875年,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但一直误认为是藏原羚,直到13年后方才正式命名为“普氏原羚”。 化石记录表明,中国西北许多地点都曾有羚羊分布。这说明在黄土高原形成之前那些较温暖的地质年代里,草原和森林交替分布时,羚羊是盛极一时的优势动物种类。当青藏高原开始隆升,黄土高原逐步形成时,环境变化使羚羊产生了种的分化,形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类群—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曾发现于内蒙古包头地区(1923年采得标本)、鄂尔多斯南部;甘肃省肃南县、肃北县(1952年采得标本);宁夏银川地区;新疆喀尔墩草原、卡尔求卡荒漠草原,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区东部;青海省的祁连山地区、阿尔金山地区等。以上地区的普氏原羚均已消失,只发现青海湖边尚有分布。它们分布在湖东、鸟岛和元者三个区域,范围十分狭小。据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一年的连续统计估算,三个种群总数在二百只左右,其中最大的一群在湖东,约有一百二十只。 鸟岛种群位于青海湖鸟岛附近的荒漠草原中,面积约75平方公里。由于牧场围栏使普氏原羚的活动和觅食受到了限制,而狼的捕食则使普氏原羚种群的恢复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种群仅存19-22只。 元者种群位于青海湖东、元者村和湖东种羊场的中间地带,与湖东种群紧邻,面积为333平方公里,是历史上分布于倒淌河流域的残余。二十世纪世纪六十年代初,倒淌河流域曾经分布着成千上万只普氏原羚。随着种群分布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没有狼群分布,数量约51只(2000年的调查显示,该种群可能已经灭绝)。普氏原羚集群活动,易于被猎杀,偷猎活动仍然存在。栖息地丧失和偷猎是元者种群面临的直接威胁。 湖东种群位于青海湖的东北边,面积约890平方公里。由于栖息面积较大,草场围栏密度也较小,活动空间较其他两个种群大,是数量最多的一个种群,约有120只(2000年的调查显示,该种群可能仅剩60-80只)。迫于人类放牧活动的干扰,原来生活于典型草原区的普氏原羚不得不迁入沙漠、草地的生态交错带。当家畜转入夏季牧场,沙漠中的普氏原羚会重新深入冬季牧场草原采食,当不得不和家畜共享食物源时,为了避开牲畜放牧的干扰,普氏原羚只得在傍晚和天黑后采食,而由于狼也在夜间活动,避过了牲畜的普氏原羚却增加了与狼遭遇的机会。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天敌。据调查,狼猎杀的动物多为老年和幼年个体,在被狼捕食的普氏原羚残骸中,80%为普氏原羚幼体。专家分析,狼对普氏原羚幼体的猎杀将极度危害普氏原羚种群的生存,在这种捕食压力下,普氏原羚将在50-100年内灭绝。 据有关资料显示,二十世纪80年代初,环湖附近普氏原羚的数量超过1000只;80年代末,降到了500-600只;1995年,在环湖地区还生活有五个普氏原羚种群,分别在倒淌河乡元者村一带,湖东种羊场,鸟岛附近,天峻县快尔玛乡以及刚察县哈尔盖乡与海晏县甘子河乡交界处,约有不足300只。2002年,除了前三处外,后两处地方的普氏原羚种群已经消失,2003年的调查中,种群已经不见踪迹。普氏原羚已经成为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种群数量最少的物种,现存估计仅约150只左右。
普氏原羚的介绍
普氏原羚(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别名滩原羚、黄羊,1875年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并命名。普氏原羚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钩曲。栖息于山间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带,以数头或数十头为群,冬季往往结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曾经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而现在普氏原羚只分布于中国青海省,包括青海湖周围,以及天峻县和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