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海豹、海象和海牛有什么区别?美人鱼是儒艮还是海牛

admin|
139

海狮、海豹、海象和海牛有什么区别

海狗,海豹,海狮,海象属哺乳动物纲食肉目鳍脚亚目或单列为鳍脚目。 食肉目Carnivora是哺乳动物的第四大目,也是最重要,最具多样性,人们最熟悉的科之一。食肉目的一些成员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重要性无可替代,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几乎所有的顶级食肉动物的生存都处于濒危状态,小型的肉食动物也有不少受到了一定的威胁。食肉目成员并非全食肉,还有杂食性甚至主要食植物的成员,适应从海洋到陆地的不同生存环境,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食肉目的最主要特点是具有裂齿(肉齿),裂齿由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的第一枚臼齿构成。食肉目早在古新世就已出现,化石非常丰富,并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的史前生物。食肉目的所有成员均智力高度发达,嗅觉、听觉或视觉比较灵敏,多有立体视觉,与早期的其它肉食动物类群相比有很大优势,其兴起可能是那些早期类型灭绝的主要原因。食肉目在出现后不久就大约沿着犬型类和猫型类两个方向发展,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头骨基部特别是耳区附近的结构。其中犬型中有一支进入海洋,成为适应海洋生活的哺乳动物。通常主要为陆生的食肉目被置于裂脚亚目Fissipedia,海洋生活的置于鳍脚亚目Pinnipedia,裂脚亚目中的犬型类置于犬形下目(熊形下目)或犬型总科(熊型总科)Canoidea/Arctoidea,猫型类置于猫形下目或猫型总科Aeluroidea/Feloidea。鳍脚亚目也常升级为鳍脚目,和食肉目并列,犬型类和猫型类则可升级为亚目。而新近的研究认为鳍脚类不是单一起源,海豹类和鼬类关系更密切,海狮和海象和熊类关系更密切,将鳍脚类拆散而和这些类群归在一起。较新的研究表明犬形类的犬类和其它类群之间的关系较远,甚至可能和猫型类的关系更近,可以将犬类归于犬型总科Canoidea,其它类群归为熊型总科Arctoidea,或者将犬类和猫型类共置于猫犬类,其它的置于熊型类。最早期的食肉目被归入以灭绝的细齿兽下目或细齿兽超科Miacoidea,其中细齿兽科Miacidae比较接近于犬型类的祖先类型,古灵猫科Viverravidae比较接近于猫型类的祖先,也有人将细齿兽中犬型类和猫型类的祖先类型分别置于犬型类和猫型类中。 鳍脚亚目Pinnipedia或鳍脚目是水栖性的食肉动物,牙齿和陆栖的食肉动物相似,但是成鳍状,身体纺锤型,非常适于游泳。鳍脚类平时生活在水中,在水中觅食,但是需要在陆地上繁殖,也在陆地上休息。鳍脚类通常在繁殖期成大群云集在岸边,为一雄多雌制,雄兽长体型比雌兽大数倍。鳍脚类身上有厚的脂肪层或者毛皮来抵御海水的寒冷,而人们常为了获得脂肪和毛皮而对其大量捕杀,而鳍脚类在繁殖期云集在岸边的习性也使其容易遭到捕杀,因此现在不少种类均处于濒危状态,有些种类可能已经灭绝。鳍脚类现存有三个科,这三个科可以归于两大类,海狮科Otariidae和海象科Odobenidae又称耳海豹类,有小的外耳壳,肺活量大,氧气多储存于肺中,游泳时主要靠前肢推动,在陆地行走时后肢向前折叠,靠四肢行走,可能起源于熊类;海豹科Phocidae又称无耳海豹类,无外耳,肺活量小,氧气多储存于血液中,适合深潜,游泳时主要用后肢推动,在陆地行走时后肢不能向前折叠,需要靠身体蠕动来行走,比较笨拙,可能起源于鼬类。鳍脚类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但豹海豹和某些海狮等也捕食海鸟或其它海兽。 海狮科Otariidae 海狮科Otariidae包括5种海狮和8~9种海狗,二者外形大体相似,海狮通常体型略大,而海狗毛皮质量极好,又称毛皮海狮或者毛皮海豹。海狮科成员体型比较修长,四肢长而有力,在水中非常灵活迅速,在水中追逐鱼类或其它动物,但不擅长深潜。海狮科成员在陆地行走也比较灵活,是鳍脚类中在陆地上最灵活的。海狮科成员智力水平非常高,加上在陆地上比较灵活,一些种类常被海洋馆驯化用于演出。5种海狮每种自成一属,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南部和北部,在南部的种类可进入绕过大陆最南端进入印度洋和大西洋。其中北海狮Eumetopias jubatus又称斯氏海狮,雄兽体重可达一吨,是体型最大的海狮,分布于被太平洋,是分布最北的海狮;加州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又称海驴,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东北部加利福尼亚一带,过去也曾出现在日本海域,体型较小,常被驯化演出;南美海狮Otaria byronia体型中等,分布于南美洲南部海域;澳洲海狮Neophoca cinerea又称灰海狮,头后为灰白色,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域;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又称胡氏海狮,分布于新西兰南部的奥克兰群岛。海狗分为南北两个属,北海狗仅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一种,又称海熊、腽肭兽,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其毛皮质量佳,我国称为海龙皮,而雄兽的生殖器我国作为中药,称海狗肾或腽肭脐,因此海狗受到大量的捕捉,处于濒危。南海狗属Arctocephalus种类较多,分布也比较广泛,最北到达赤道附近的加拉帕哥斯群岛,最南到达南极和亚南极地区,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南部沿海都能见到。 海象科Odobenidae 海象科Odobenidae仅包括海象Odobenus rosmarus一种,是特产于北冰洋海域的海兽,因犬齿发达似象牙而的名。海象体型巨大,雄性体重超过一吨,虽和海狮一样可以用鳍状肢在陆地行走,但是远不如海狮类灵活。海象的皮下脂肪极厚,可以在抵御极地海水的寒冷,其皮肤在水中和陆地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海象主要用獠牙在海底挖掘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是,有时也吃鱼类、植物甚至其它海兽。 海豹科Phocidae 海豹科Phocidae成员身体肥胖,皮下脂肪后,颈粗头圆,后肢和尾连在一起,永远向后,在陆地上只能借助身体的蠕动而匍匐先进,非常笨拙,但是在水下则相当灵活,且善于深潜,可以潜入数百米的深处。海豹科成员大体可以分成北方和南方两各类群,二者可分置于海豹亚科Phocinae和僧海豹亚科Monachinae,海豹亚科分布基本限于北半球,而僧海豹亚科出了南半球以外,在北半球的南部也能见到。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小,体长多不超过2米,主要集中于北冰洋海域,在北温带各个海域也能见到。北方海豹中人们最熟悉的是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斑海豹(港海豹)Phoca vitulina和大齿斑海豹Phoca Phoca largha(右上),后者可见于我国黄渤海一带。北方海豹中比较特殊的是贝加尔海豹Phoca (Pusa) sibirica,分布于贝加尔湖,是仅有的淡水海豹,其究竟如何到达那里尚不得而知。另外一种分布于湖泊中的海豹是分布于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中的里海海豹Phoca (Pusa) caspica,可能是里海尚未成为湖泊时来到这里的。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大,其中体型最大的南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左上)雄性体重可达3吨左右,是鳍脚类也是食肉类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南象海豹分布于南极和亚南极一带,另有一种北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分布于北美洲西海岸,和南象海豹分布区相差甚远,但二者非常相似。象海豹不仅体型巨大,而且有可以伸缩的鼻子,与象颇有些类似,象海豹有时候也称海象,容易和海象科的海象混淆。南方海豹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成员还有几种僧海豹Monachus,包括地中海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左下)、夏威夷僧海豹Monachus schauinslandi和加勒比僧海豹(西印度僧海豹)Monachus tropicalis三种,是适应温暖海域的海豹,如今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其中加勒比僧海豹已经灭绝。南方海豹中最特殊的是南温带至南极海域的豹海豹Hydrurga leptonyx(右下),豹海豹是仅有的以温血动物为主食的海豹,嘴很大,游泳迅速,捕食各种海鸟和其它海兽。豹海豹与其它海豹不同,主要用前肢来划水,而不是用后肢。食蟹海豹Lobodon carcinophagus是豹海豹的近亲,二者的体型和分布范围均相似,但习性相差较远。食蟹海豹并非食蟹,而是以南方海域大量出现的磷虾为食,磷虾为南方海域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食蟹海豹也是数量最多的海豹之一。

美人鱼是儒艮还是海牛

儒艮儒艮是茫茫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属于海牛目。它与海牛目的动物如海牛的最大区别在于:海牛的尾部呈圆形,而儒艮尾部形状与海豚尾部相似。儒艮的头很大,头与身体的比例是海洋动物中最大的。嘴长得十分奇特,巨大而呈纵向,舌大,使其更利于进食海底植物而将沙子排除开。儒艮进食的时候可以看到它在如雾般的沙尘里穿来穿去,十分漂亮。儒艮的气孔在头部顶端,平均15分钟换一次气。头部和背部皮肤坚硬无比,非常厚实,用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使得鲨鱼对他们都无可奈何。 小儒艮生命脆弱,皮肤很薄,常常容易夭折于鲨鱼口中,所以小儒艮需要大量的营养以快快长大。小儒艮平均需要跟随母亲生活1年半至2年才能断奶,而母亲哺乳期间的进食量是平时的几倍。儒艮的平均寿命是78岁,当然这指的是自然死亡。儒艮的牙齿具有和大象一样的又常又尖的侧牙,这些牙齿主要在争夺配偶及防御敌人时起作用,所以雄性的尖牙比雌性的更长。 儒艮从不挑食,最喜欢的食物是海草,但也会经常尝试其他的海底植物,生活在拥有丰富植物的近海海域。它们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所以一般情况下,儒艮不会被人看见。在哺乳期,儒艮会带着孩子在浅海游弋,这时的成年儒艮乳头肿大,古代的水手们在光线不好的时候看到它,误认为是女人。由于传说的渲染,儒艮便有了“美人鱼”的称呼,不过由题图可以看到,它们显然与美人没有什么关系。 儒艮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南部海域和印度洋沿岸,成群的儒艮在浅海处觅食、嬉戏,从十几只到200多只不等,场面非常壮观。但人类活动正使儒艮的生存环境受到致命威胁,儒艮正在同样经历着海牛几年前的经历。那时由于大量新建码头、工业污染近海、渔民大量捕杀,使得海牛一度处于灭绝的边缘,幸亏政府及时制止,才使他们幸免于灭绝。现在的儒艮同样处于这三种威胁之下。儒艮数量本来就比海牛少,生命力又比海牛脆弱一些,所以处境就更加危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处于近海的儒艮背上有可怕的螺旋桨打伤过的痕迹。工业污染过的近海,海底植被彻底破坏,儒艮面临饥饿的威胁,不得不迁徙离开家园。仅1995~1997年,澳大利亚就有3次儒艮的大规模迁徙。渔民使用带钩的渔网,也使得大量儒艮死亡。由于小儒艮在成年以前离开母亲是无法生存的(即使有人用牛奶喂养,小家伙的状态也无法好转),所以只要猎杀了一只成年雌性并处于哺乳期的儒艮,就意味着一群小儒艮的死亡。 经历了海牛的惨剧以后,儒艮面临的危险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类所认识。中国将儒艮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广西合浦设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拆除了几个码头,并明令禁止污染物直接入海。许多城市的渔民已经自觉废除了用带钩的渔网捕鱼,同时政府明令如果捉住儒艮,应立即放生。但儒艮的处境仍不乐观,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因近亲交配而使得整个种群灭绝。与许多海洋动物一样,已经十分稀少的儒艮急需更多的关心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