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是李世民制约太子的弃子,又用李泰制约太子,如果嘉庆皇帝死在乾隆这个太上皇前面的话,这也是咱们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当过皇帝的太上皇,所以刘邦就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历史上太上皇和皇上同朝执政的很少,李世民立李承乾为太子,太子死了、被废了。
唐太宗废太子的时候为何魏王李泰也跟着遭殃了对此你怎么看
谢邀,李泰是李世民制约太子的弃子,太子废了,弃子当然被弃了啊。
李世民立李承乾为太子,为了防止太子坐大威胁自己,又用李泰制约太子。
李世民这样玩不是孤立的,
曹操封曹丕为世子,又用曹植制约他,他暗示曹植,当初我23岁的时候,做了顿丘令,现在你也23岁了。
十九年,徙封临菑侯。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孙权立孙登为太子,又用二子孙虑制约他,任命十八岁的孙虑为镇军大将军,授予假节,单独开置府署,
辄与丞相雍等议,咸以虑宜为镇军大将军,授任偏方,以光大业。权乃许之,於是假节开府,治半州。只是孙虑不小心死了,孙登权力最后还是大到威胁孙权了,于是孙登不明不白的死了,
于是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又用四子鲁王孙霸制约他,结果闹出“两宫之争”,废孙和,杀孙霸,
看《琅琊榜》,用誉王制约太子,很多人就觉得梁帝没事找事,喜欢权谋,立一个好人不就可以了?
结果呢?立了忠厚的靖王,没多久靖王就政变了,梁帝只有被软禁了。
《琅琊榜》很具有代表性,这种故事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基本每个皇帝都是这样玩的,不这样玩的都死了。
杨坚立杨勇为太子,结果呢?吓的自己晚上不敢上厕所,经过太子宫,就像如入敌国。
上因作色,谓东宫官属曰:“仁寿宫此去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入敌国。我为下利,不解衣卧。昨夜欲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岂非尔辈欲坏我家国邪!”刘宋文帝刘义隆,被自己的太子刘邵弑杀了。
石虎在接连杀了两个太子后,说出了实情。
季龙曰:“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馀便欲杀公。今世方十岁,比其二十,吾已老矣。”于是与张举、李农定议,敕公卿上书请立世。《晋书.石季龙载记》所以,处在那样的政治环境里,他不得不用皇子去制约太子,不然,不是他杀了太子,就是太子杀了他。
虽然他知道立一个太子,用另一个制约他,这种玩法很危险,会父子兄弟相残,他自己就曾经是因为这个政变上台的,他比谁都清楚,但别无选择,除非他不立太子,或者立弱势太子,比如李治,
李泰的悲剧是他被选中的那一天就注定了的,作为制约太子的棋子,无论怎么样,最后都是死,
太子顺利接班,他作为曾经的对手,肯定是死,太子死了、被废了,他就没用了,太子造反了,他还是死,
假如皇上突然驾崩了,那么是太上皇复出,还是太子继位
追记历史来回答下这个奇葩的问题吧!历史上太上皇和皇上同朝执政的很少,现在我就你提出的问题,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比如说时间近点的乾隆吧!乾隆当时“高风亮节”美其名曰不能超过他爷爷康熙在位的时间,就提前退位为太上皇。但他这种退位让贤并没有把手中的权力交出去,而是继续在幕后指点江山,以至于当时他的儿子嘉庆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没有一点儿话语权。如果嘉庆皇帝死在乾隆这个太上皇前面的话,我想乾隆还是不会复出的,毕竟乾隆年纪也大了,与其再出来瞎折腾一番,倒不如把皇位再指给自己的儿子或孙子,自己继续悠闲的在背后主持全面工作。
再说一个刘邦吧!刘邦夺得天下之后顺利建国成帝,但刘邦的父亲却是一介草民,自己的儿子成为了皇帝,按当时的礼数上来说,刘邦父亲这个架子不好拿啊!所以刘邦就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这也是咱们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当过皇帝的太上皇。这样的历史背景,刘邦的父亲更是不会复出。
最后说一下李世民,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逼他的父亲李渊下台的,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后也就不再触及朝政上的事。虽然历史上对李渊的重视程度不高,但是唐朝毕竟是他一手开创的,要说一点基础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按你提的这个问题,如果李世民兵变成功早期驾崩的话,李渊是不是复出还真说不好。
这类历史设想的问题真的不好作答,因为它的随意性真的太大了。个人的一点看法,说的不好还请包涵!更多精彩历史就点击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