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团取消支付宝支付,会对数字生活行业格局造成怎样的影响?父母该如何当好孩子的数字设备和数字生活的导师

admin|
80

父母使用电子媒体的习惯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家庭教育都告诉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暴露在电子屏幕和电子媒体面前,而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因为家长所需要的知识和素养用之于孩子,家长主导了孩子对各种媒体工具的使用,选择求助父母的孩子只占不到10%,你想让孩子怎么用手机电脑,“问父母不如问网络”不仅反映的是互联网导致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数字鸿沟。

如何看待美团取消支付宝支付,会对数字生活行业格局造成怎样的影响

如何看待美团取消支付宝支付,会对数字生活行业格局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个也正常,互联网界双雄,阿里系和腾讯系,都是有自己的直属的。

美团取消微信支付,也提及到一个点,就是淘宝也是不支持微信支付的。

其实对于大家的影响真的这么大吗?

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要保留自己的壁垒的。

对于大家的影响确实不大。

你的手机,支付的软件有很多,确实没有影响的因素。

微信支付,主要是通过社交的方式,通过大家相互分享给到不同的人,实现更多的人使用。

而支付宝支付,主要还是通过活动,购物方面去吸引。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看到,阿里一直争取在进入社交的领域,确实没有找到方式有效的突破。

我认为对数字生活行业格局造成怎样的影响?就是相互斗争呗。

反正对于我来说,哪种支付方式都一样,不就是打开手机软件的方式而已。

只要谁的优惠多,我就用哪一个嘛。

父母该如何当好孩子的数字设备和数字生活的导师

急速发展的新技术和社交媒体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视野。媒体变得无所不在。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于数字化生存之中。新媒介不但成为像空气和水一样的生活环境和资源,而且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认知和学习的方式。

在新媒介面前,家长和孩子的脚步是一致的。近一两年,人们在短视频应用耗费的时间显著增加,不仅是家长们一条条刷起抖音、快手,孩子也经常拿着手机,看里面的大千世界。

有人说,“抖音们”是孩子的毒药;也有人说,“抖音们”里有知识、见识和正能量。屏幕社交时代,内容鱼龙混杂,帮助孩子趋利避害成为家长的重要任务。

和其他行为一样,父母使用电子媒体的习惯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说来,家长们会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截然不同的媒体使用环境,他们的选择与自己孩子的媒体使用情况密切相关。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0到8岁的孩子中间,家长主导了孩子对各种媒体工具的使用。

对待儿童和青少年使用电子媒体和网络,不同父母有不同的方式,他们站在不同岔路口上引导孩子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懒惰型父母:听之任之,每天埋头扑在工作或者自己的娱乐上,认为孩子玩一玩电脑手机没什么的,只要他不吵不闹,不打扰自己,想干什么都可以。这类父母很常见,只要孩子一哭闹或有要求,就随手给孩子甩个平板电脑或手机,“一边玩儿去吧”。

溺爱型父母:把手机电脑当作蛋糕糖果一样的东西。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仅要给孩子,还要给孩子最新的。原则只有一个,孩子高兴就好,能不能用、怎么用这种问题从来不会去思考。

控制型父母:视手机电脑为洪水猛兽,认为它们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一无是处。“不知道学习,就知道瞎玩”这样的话常挂在嘴边。甚至不惜断网断电,限制孩子上网。

暴力型父母:秉承“冷战思维”,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认为武力和暴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看到孩子过度使用电子媒体和网络就会棍棒相加。

专业型父母:有扬有弃,把电子媒体和网络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们为孩子所用,而不是受它们的“奴役”。

在儿童青少年过度使用电子媒体和网络这件事情上,科学的指导原则不应当是“更多选择、更多欢笑”。无论是懒惰、溺爱还是控制、暴力,都不是当下这个时代负责任的父母应该有的思路。专业型的父母少之又少,不是因为这件事有多么难做,而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不是父母不想管不敢管,而是缺少相应的知识和技巧。究其原因,是由于很多家长本身对网络缺乏正确认识,缺少应有的媒介素养,想管却不知如何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

调查显示,对于网络知识,低年级儿童认为自己懂得比父母多的占12.9%,到了初中,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5.4%。而认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的家长只占14.9%,到初中时,这个数字则上升为70.9%。再加上网络和电子媒体占据了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空间,家长在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网络的影响力却持续上升。初中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21.4%会选择上网找答案,27.3%选择查相关书籍,选择求助父母的孩子只占不到10%。

“问父母不如问网络”不仅反映的是互联网导致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数字鸿沟,更说明了他们之间信任的缺失。父母是时候对此提高警惕,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扭转不利局面,把孩子从网络手中“抢”回来。

根据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对于当下的中小学生来说,媒介素养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对电子媒体的本质和内容判断的能力。不仅要让他们知道电子媒体是什么,可以怎么用,更要让他们清楚电子媒体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家庭教育在这个时候会起到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方面,父母的作用不应当只是监视,更多的是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影响和塑造处在价值观形成与发展期的孩子。

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去专门进行钻研,因为家长所需要的知识和素养用之于孩子,就完全可以取之于孩子。一方面,家长应当主动参与,放下身段,不抗拒接触和学习新知识,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例如看到他在玩一个新游戏,你可以坐下来让他教你,然后和他一起玩;另一方面,有选择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每个家长都有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多去转一转亲子论坛,浏览浏览最新的育儿软件信息,你会发现这个小世界其实非常丰富多彩,更新有多么快。

做好榜样。你想让孩子怎么用手机电脑,平时在孩子面前你就应该怎么用。餐桌上不能有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统统不要;不看的时候关掉电视。

及早培养好习惯。健康的“屏幕”使用习惯是要定好时长,并持之以恒。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建立这种时间限制。全家人一起遵守和监督。别只是嘴上说一说,“拉出来遛一遛”!

和孩子一起用。尽量和孩子一起看和玩这些屏幕。时不时问问他们对家长看的东西的想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价值观,鼓励他把在小屏幕里看到的东西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如果是年纪大点的孩子,家长甚至可以分享自己社交媒体上的东西给他。

把干扰降到最低。让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把手机关机,也把那些干扰注意力的东西放远一点。开始手机勿扰模式,在诸如家庭聚餐聚会的时候关掉各种设备。

放下手上的工作。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一些家长会不停地工作。但那样实在太累了,也不实际。分清工作时间和家庭时间的界限。

把电脑游戏搬到现实世界里来。孩子之所以对电脑、电视上瘾,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更好玩的东西。与其强硬地禁止孩子玩电脑、iPad或者看电视,还不如把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都改成亲子游戏。这样既好玩,又能减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还能促进亲子感情,开发孩子的潜能,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传统的家庭教育都告诉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暴露在电子屏幕和电子媒体面前。然而,家长要认识并接受一个事实——媒体无处不在,它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21世纪的生存技巧。

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平板电脑,都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本身没有好坏,关键是孩子怎么用,用它做什么,以及家长想用它做什么。要使用好工具,家长就要懂得趋利避害,和孩子一起全面认识媒介,合理使用媒介。

在日新月异的屏幕社交时代,家长应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健康恰当地使用电子媒体,平衡电子媒体使用和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家长应该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电子媒体使用规则,减少不健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电子媒体给孩子带来的身心健康、社交和个人发展及学习表现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系三好网创始人兼CEO,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