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之”有多种词义,如:
动词。到……去;生出。
代词。他、她、它;这个、那个。
助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的”;改变主谓结构关系,取消句子独立性。
下面就你问到的《吴起守信》中的“之”做具体解释。
《吴起守信》原文: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而止之食:就留他吃饭。之,代词,他,那位老朋友。
起不食待之:吴起不吃饭等待他。之,同上。
故人来,方与之食: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之,同上。
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吴起不吃饭而等候着,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之,用法与前面三个不同,这里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将“吴起不吃饭而等候着”这句话变成名词性结构,做“恐其自食其言也”的主语。
第四个“之”字比较难理解。这里用现代汉语做补充解释。
“你不吃蔬菜不好。”这个句子中,“你不吃蔬菜”是个独立的主谓句,用作“不好”的主语,显然是个病句,必须将“你不吃蔬菜”这句话变成一件事来说才可以做主语,如,“你不吃蔬菜(的毛病)不好”。文言文用“之”来实现,表述为:“尔之不食蔬,非善也。”
古语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古语中的“之”的意思有多种。
1.〈动〉(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同本义
2.〈代〉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3.〈助〉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简体汉字:之 繁体汉字:之 汉语拼音:zhī
汉字注音:ㄓ 之的部首:丶 部外笔画:2 笔画总数:3
“之”字的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往,到:“吾欲~南海”。
参考资料
查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