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长江鲋鱼产在长江的下游一带,长江鲋鱼在江苏省主要产于长江下游,除了我国长江中的白鲟外,现在世界上只生存着两种白鲟,最大的淡水鱼是什么鱼在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鱼类中,最大的鲟鱼体长为4米左右,鲋鱼与长江刀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
最大的淡水鱼是什么鱼
在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鱼类中,有一种鱼名列我国840种淡水鱼之首,是我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它就是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珍稀水生动物——白鲟。因其口长达到身体的一半,所以又俗称“象鱼”。
白鲟属鲟形目白鲟科,是一种罕见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鱼类。其身体呈梭形,前部扁平,后部稍侧扁,吻部象是一把延长的剑,吻的两侧有宽而柔软的皮膜。这种鱼的嘴巴特别大,眼睛却特别小,看起来很不相称。全身光滑无鳞,在体侧生有数行坚硬的骨板,这些骨板起着保护身体的作用。在尾鳍的上叶有八个棘状鳞。全身均为暗灰色,仅腹部为白色,因此而称白鲟。最大的鲟鱼体长为4米左右,体重约500公斤,称得上是淡水鱼之王了。呈剑状的吻特别长,弧形的口位于吻的腹面,上下颌具有尖细的牙齿。白鲟的眼睛较小,鳃孔大,尾为歪尾型,上叶长于下叶。
1994年3月18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的特种邮票《鲟》,其中之一就是民间俗称象鱼、剑鱼或琵琶鱼的白鲟。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春季在长江上游产孵,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注谚,“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专指白鲟而言。当然,万斤之说不免有所夸大,但据一位名叫普拉特的法国传教士在1892年出版的游记中记载,他曾在长江记录到一条重2000磅(约907公斤)的白鲟。20世纪20年代,我国生物学家秉志教授在南京记录过1尾长达7米的白鲟。
白鲟白鲟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偶而进入沿江的大型湖泊,幼鱼常常聚集在一起在近岸自由地游弋,一般吃甲壳、小虾之类的小动物。成鱼很凶猛,以鱼为主食,一口可吞噬十几斤重的大鱼。
每年的3~4月份,白鲟进入繁殖期,在长江上游一带产卵。一条60~70斤重的白鲟,其怀卵量有20万粒,但成活率极低,这为整个种族数量的维持带来困难。白鲟一般性成熟的年龄为7~8龄,性成熟较晚。幼鱼长得很快,一年后便可达到54厘米长、0.85公斤重。
白鲟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它的卵也是名贵的食品;鳔可做胶质原料。这些使用价值使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它的数量。过去由于人们的滥捕,鲟科鱼类的数量已大为减少,成为濒临于绝种的古代遗留种类。
早在一亿多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它们的祖先和家族。现在世界上只生存着两种白鲟,除了我国长江中的白鲟外,美国密西西比河还有一种匙吻白鲟。这一对“难兄难弟”远隔着辽阔的大西洋,确实感到非常孤单。这表明经历了长达亿年的沧海巨变,只有这两种白鲟在这两条还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河流里遗留下来,这种现象正在严肃地告诫我们,必须保护好长江和苏州的水域,千万不要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失去最后的一片乐园。
在淡水中被称为“鱼中之王”的是什么
长江鲋鱼素有“鱼中之王”美誉,久享盛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
长江鲋鱼在江苏省主要产于长江下游,以南通、张家港出产最优。
自古以来,鲋鱼与长江刀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鲋鱼,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之一。它属于脊椎动物鱼科媪类。据生物学家对古媪的考证,鲋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类之一。平时它栖于太平洋,每年春末夏初,便成群溯江而上,到适当的地点产卵化鱼,成长期来往于江河内,尤喜水流湍急的江面,秋初复退于海洋之中。鲋鱼季节性很强,宋人刑昃在《尔雅_疏》里曾说:“以时验而知也。”《本草纲目》解释说:“夏初时行,余月则无,放名。”
鲋鱼古称(绺)(缅),一度曾为敬奉皇帝的“御膳”珍肴。公元1683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品尝扬子江的鲋鱼,要各地安设塘拔,日则悬旌,夜则悬灯,备马三千余匹,役使数千人,从镇江到北京沿途三省,每县备官督率人伙运土修桥,铲石修路,昼夜奔忙,惟恐一时马蹶,致于重谴。
长江鲋鱼产在长江的下游一带,长江鲋鱼70%的产量则又产在江苏,集中在南通到南京的江段。1970年以前,长江下游水域鲋鱼常年产量为500吨左右,1974年高达1 500吨。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等多种原因,20世纪70年代后期长江鲋鱼资源开始衰退。从80年代至今,鲋鱼种群数量一直处于濒临灭绝状态。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鲋鱼体形稍扁而长,身体上部青灰色,下部灰白色,色白如银,薄而透明(图10-26)。头顶为青灰色,鳃裂甚大,盖呈银灰色而带金光,背鳍为灰白色而边缘带紫,体两侧和背鳍嵌有黑斑,眼周围为银白色带金光,甚为美丽。雌的往往比雄的大,大者两尺许,一般在斤把重左右。鲋鱼的前背缘肉较薄.后背肉较厚,鳞下多脂肪,骨多肉细嫩,食之滋味鲜美,为一般鱼类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