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科的种类?鼬獾的生活习性

admin|
138

鼬科的种类

鼬科Mustelidae拥有犬型类超过半数的种类,是犬型类的最大科,也是食肉目的第一或第二大科(决定于灵猫科是否分成两个科),其分布几乎遍及大洋洲,南极洲和马达加斯加等岛屿以外的世界各地,和犬科同为食肉目中分布最广的科。鼬科是个非常多样化的科,典型的成员是动作敏捷的小型食肉动物,也有些体型略大的杂食性成员,并由一些水栖或半水栖的成员。鼬科可以分成几个形态和习性差异较大的亚科。鼬科包括中、小型食肉兽。体躯细长,四肢均短,行动敏捷,善曲背跳跃疾走,多数能攀缘,也会游水。颅骨狭长。科内各属的齿式并不尽同,但上颌臼齿全是一对,且横列,下颌臼齿两对。本科动物生活方式多样,有上树者(貂),有下水(水獭)或地面穴居者(獾)。中国所产的鼬科动物多达20种,隶属于9属;分布广、产量大且有很多种是珍贵的毛皮兽。例如:黄鼬(Mustelasibirica),俗名黄鼠狼。全身棕黄或棕褐色,头小,可以钻很窄的缝隙。以鼠类为主食,在自然界为害鼠的天敌。常盗食家禽,为人所厌恶,但在自然界控制、调节鼠类密度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毛皮质量很好,是制裘的上等原料。尾毛是中国传统的毛笔原料,称“狼毫”。紫貂(Marteszibellina),体形似黄鼬,但较大些。全身棕褐色,耳大且直立,善爬树,栖于寒冷地区的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产于中国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紫貂皮是毛皮兽中最为珍贵的,毛绒丰厚、轻、暖而美观。水獭(Lutralutra),是鼬科中营半水栖的种类。躯体扁圆形,四肢短,趾间有蹼;眼小,耳小,耳孔和鼻孔在潜水时都能关闭;尾长而富有肌肉,适于在水中游泳。栖息于江湖岸边,筑巢在靠近水边的树根下。以鱼类为主食,其粪便内多有鱼骨。水獭的毛短而密,有光泽,其底绒丰厚,保暖性强,且华丽美观,是仅次于紫貂的珍贵毛皮。本科包括鼬、臭鼬、獾、水獭等25属将近70种动物,即有陆栖性也有水栖性动物。除澳大利亚和南极以外,本科的动物遍布全世界。

鼬獾的生活习性

鼬獾夜行性,入夜后成对出来活动,凌晨回洞,个别活动和觅食时间可达拂晓。白天一般都隐居洞中,偶尔亦在洞穴周围的草木丛休息。若遇惊动,便潜入洞中。鼬獾活动的季节性变化较明显,春、冬季节常活动于阳坡林缘和灌丛间;夏、秋季节多活动于阴坡林内和河谷的灌丛间。喜好在干涸的水沟或小溪边觅食,用脚爪和鼻吻扒挖食物,常留下半月形的翻掘泥土的痕迹,活动范围小而固定,出入循一定路径,依河沟谷地的坎壁下或小山梁边往返穿行而留下显著的“兽径。活动较迟钝,行走时腹部几乎贴地,常以鼻贴近地面搜索前进。 鼬獾穴居于石洞和石缝,亦善打洞,洞口圆形,通常只有一个,开口于山势较陡和草木丛生的地方,洞穴简单,道直或弯曲,有鼬獾居住的洞穴臭味极浓,常在洞口两侧有黑色长条状粪便,长6.0-6.5cm,直径为0.6-0.8cm,粪便内常夹杂毛、骨等残物。 鼬獾杂食性。以蚯蚓、虾、蟹、昆虫、泥鳅、小鱼、蛙和鼠形动物等为食,亦食植物的果实和根茎。春季以昆虫、小鱼、蛙和植物的根茎等为主食;夏季则以昆虫鳞翅目的蛾类、蛙类为主;食物丰富的秋季,除捕食小型动物外,还采食山楂、山芋和其他野果;秋末至冬季,食物以无脊椎动物占优势,植物的果实和根茎类也相应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