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的师成立的军区对应的是八路军的旅成立的军区,新四军的师成立的军区比前面提到的八路军四大军区要地低一级,陈大雷的六分区就是苏中军区的六分区,八路军的旅长和新四军的师长基本上都是大将级别,后来大司令还让陈大雷的六分区协助国军五十五师攻打淮阴城,换句话说陈大雷只有一个连的兵力,一个军曹指挥多少人呢,曹长不是小队长。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那个六分区司令陈大雷,级别到底有多高
陈大雷的级别并不低,他那个所谓的六分区,实际上就新四军主力师下面的单位,也可以说是旅级吧!但是新四军的旅在抗战时最多相当于八路军的团,也就是说陈大雷和李云龙差不多。
其实要想了解陈大雷的级别,还有六分区是个什么单位,可以从电视剧中找到线索,然后再对应我们的历史,这样就可以弄明白了。
《我的兄弟叫顺溜》描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新四军一位神枪手的故事,其实就是参考了《兵临城下》里面苏联狙击手的故事,所以顺溜是没有原型的,完全是虚构的人物。
虽然顺溜是虚构的,但是新四军在华东大地抗击日军的英雄业绩却是真实的,第六军分区应该也是存在的。
根据电视剧中的交代,六分区是新成立的,在江北活动,并且前几集日军出动了淮阴城的部队对六分区进行“围剿”。这里出现了一个地名,淮阴城,也就是现在的淮安,江北应该指的是淮河以北。
陈大雷诱敌深入,可是由于六分区刚刚成立,兵力和火力不行,很快被坂田军队包围,六分区死伤惨重,敌我双方张开了肉搏战。
坂田得意得就等瓮中捉鳖抓住陈大雷。在最危急关头,一分区的刘强司令前来营救,日军溃败。
打扫战场时,陈大雷故意拉着刘强去吃饭,暗地里让三营长提前去打扫战场,先收了日军留下的武器,把伪军的破枪留给了一分区。
当时国军五十五师少将李欢请陈大雷商量协同作战的事情,陈大雷对李欢说自己有三个营,每个营有三个连,好几千人马。而实际上陈大雷手里只有一个三营,三营只有一个三连,其他的都是待建的部队,换句话说陈大雷只有一个连的兵力。
后来大司令还让陈大雷的六分区协助国军五十五师攻打淮阴城,陈大雷向大司令要了很多装备后,就奔赴战场。可是战斗打响后,国军却按兵不动,陈大雷变成了日军重点打击的对象,六分区再次面临危急。
关键时刻,又是刘强带人袭击了淮阴城,救了陈大雷。
并且根据后来,顺溜击毙了日军中将石原,没多久日本就投降了,抗日战争胜利了。
从上面这些,可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六分区是刚成立的,并且在淮河以北活动,当时应该是在淮阴城周边地区。六分区成立时间不久,抗日战争就胜利了。
然后,我们再对应历史,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被改编成了八路军,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全名是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八路军下面有三个主力师,八路军明面上看是军级,但是实际上是集团军级别,因为八路军的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虽然后来路军都改成了集团军,八路军改成了第十八集团军,属于二战区。但是人们还是习惯称为“八路军”。
新四军,一开始有四个支队,还有军部特务营,共一万人左右,所以新四军勉强算一个军。“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又进行了改编,这次有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
后来我军的师都改编成军区,就像八路军成立了四大军区: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晋绥军区和山东军区。这四大军区基本上就是原来的三个主力师改编来的,后来基本上成为了几大野战军。
新四军下面的师也改编成了军区,像苏中军区、苏北军区、淮北军区、淮南军区、皖江军区、鄂豫皖军区、苏浙军区。
由于八路军在一开始是集团军级别,所以八路军的师对应新四军,八路军的旅对应新四军的师。
这点可以从建国后授衔可以看出,新四军军长和八路军最早的主力师长都是元帅级别,八路军的旅长和新四军的师长基本上都是大将级别,比如陈赓就是八路军的旅长,张云逸就是新四军的师长,两人都是大将。
新四军的师成立的军区比前面提到的八路军四大军区要地低一级。
新四军的师成立的军区对应的是八路军的旅成立的军区,也就是和太岳军区(原来的386旅改编)一个级别。
而《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大司令应该指的就是新四军下面的师级,而陈大雷的六军分区就是旅级单位,当然对应八路军也就相当于团级。
根据电视剧中介绍,六分区成立不久抗日战争就胜利了,可以得知六分区成立的时间应该是抗战后期,并且在淮阴地区活动,这样对应的就是苏中军区。
正好苏中军区也有六个军分区,六分区成立的最晚,大约在1944年年底成立。并且苏中抗日根据地也在淮安南部活动,也就是电视剧中说的淮阴城,种种情况表明,陈大雷的六分区就是苏中军区的六分区。
苏中军区是从新四军第一师改编过来的,最早师长是粟裕,抗战后期司令员是叶飞。所以顺溜中的大司令应该是指的叶飞,而六分区司令员是包厚昌,虽然不姓陈,但是包厚昌应该最接近陈大雷的原型。
包厚昌建国后进入到地方工作,曾任无锡市市委书记和江苏省书记处书记。
至于网上很多人认为的是淮南军区第六旅旅长陈庆先,建国后被授予中将,但是陈庆先将军当时担任的是第四分区司令员兼第6旅旅长,根本和六分区没有联系,而淮南军区也没有六分区。
虽然六分区成立时,兵力不多,这点很正常,因为当时我军进入大发展阶段,部队扩编经常以一个连为骨干进行发展,所以当时大司令给六分区就一个连的兵力,派了陈大雷去发展。不要小看六分区,它的级别和别的分区是一样的,等到解放战争时,六分区至少也得发展为师一级的单位。
这点和《亮剑》中的李云龙差不多,虽然抗战时为团长,可是解放战争时,直接就变成师长了。理由很简单,抗日战争后期,军队发展很快,李云龙手下都八个营了,解放战争时候独立团自然也变成了师。
综上所述,陈大雷的六分区虽然看上去兵力很少,就一个三营,并且三营还不满编制,只有一个加强连。但是兵力再少,级别并不低,六分区应该和八路军后期发展的团情况是一样的,其实我觉得陈大雷的六分区和李云龙的独立团还差点事,因为人家李云龙抗战后期都有八个营了,并且统帅万人的军队。所以陈大雷的六分区应该比不上李云龙的独立团,但是级别还是差不多的。
日本军曹是什么级别军官指挥多少人
日本军队编制和别人不一样
日本在二战时期的编制跟全世界都不太一样,是独一份,日军的编制是“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而大部分国家都采取的是“师-旅-团-营-连-排-班”这样的编制,很多人将日军的师团等同于其他国家的师,旅团等同于旅,或者分队等同于班,实际都是错误的,实际上除了名称不一样,在军队人数和构成上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日军的军衔也比较特别,是由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组成,和大部分国家的军衔差不多,只不过在大佐、中佐、少佐应该是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一级的。
要重点说一下少尉以下的军衔已经算不上是军官了。这就要说到军曹了,日军在少尉之下整了个准尉,算是预备军官,其次才是下士官,分别是曹长、军曹、伍长,曹长相当于上士,军曹相当于中士,伍长相当于下士。
说到这里,估计大家已经对日本的军队体系有了一定了解了吧!那就是军曹不是军官,他属于世界军事体系中的士官。
那么,一个军曹指挥多少人呢?
军曹是一种军衔,军衔就必然和职务挂钩,正常来说师团长可以是中将,旅团长可以是少将,联队长是大佐,骑兵联队长是中佐,大队长是少佐,大尉是中队长,少尉是小队长。(这个不是具体的,在实际当中应该会有差别)
准尉一般是中队副或者小队长,曹长一般担任中队副,军曹担任分队长,伍长协助分队副。
日本陆军一个分队人数基本是固定的,也就是13个人,包括1个分队长(军曹)、4名机枪射手,实际是一个战斗小组,包含一个指挥官(应该就是伍长),一个主射手,两名携带弹药的副射手,8名步枪兵。
也就是说一个军曹实际指挥不包括自己的12个人
日本曹官的晋升很艰难
这里面要说的一点就是,别看分队到中队只有一级的差别,实际上从分队长到小队长是十分艰难的晋升,前面说了,小队长是少尉军衔(是军官),这个应该是从军校毕业后直接担任,就像国民党黄埔军校毕业的一般都从准尉干起。
而军曹即使表现再好,也只能晋升到曹长,曹长不是小队长,而是中队副,也就相当于副连长。大家可能会问,副连长难道不比肖队长大吗?实际上日军十分注重管理,一个中队会有一个19人的中队部,除了中队长,还需要一个执行官,以及三个军士,很可能就是来协助小队的。
也就是军曹升到曹长后,很可能往往是看着从军校毕业的人从小队长的职务向上晋升,而他们却没有机会。
所以,曹官才是部队基层最重要的部分,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日本军营应该是铁打的曹官流水的兵。
从士兵到军官从来都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过程,因此,现在想想冯玉祥也挺厉害的,冯玉祥是典型的丘八(兵)出身,后来带兵四五十万的人,想想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