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先了解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相机的对焦原理是什么,有哪些最黑的黑科技说黑科技,但我今天要说的这个黑科技呢,但要说最“黑”的黑科技,相机的对焦系统会根据对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计算,是否会对整个相机业带来变革“先拍照后对焦”,以达到更好的对焦效果,就是我所说的“最黑的黑科技”。
有哪些最黑的黑科技
说黑科技,大家可能会想起各种各样的高端技术,什么可控核聚变啊,可回收火箭啊,之类之类的。但我今天要说的这个黑科技呢,是实至名归的“黑”科技。
上图,这个穿着蓝大褂的研究人员手里拿着的,就是我所说的“最黑的黑科技”。
说到这里,大家恐怕会质疑:你以为你在图里扣个黑色的洞,就骗我是“黑”科技?你怕不是在逗我?但凡是个东西,不论黑白深浅,怎么不也得有个明暗高光纹理细节?小伙子,PS技术有待提高啊!
emmm,这个真不是PS出来的。真的,不是PS出来的。
那这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来自英国的名为Surrey Nano System 公司发明的一种叫做Vantablack的黑色材料。其结构呢,基本上就是垂直于表面的碳纳米管堆积,形成的“碳纳米管森林”。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这种材料对光的吸收率非常非常高,达到了99.96%。也就是说,10000个光子打上去,只有4个能飞出来。
光子有去无回,人眼自然也就什么都看不到,然后这材料就会想黑夜里的黑猫一样,黑的彻底了。
上图就是这种材料的电镜照片。其结构可以说是很明显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纵向排列的碳纳米管的形貌。
要说这个东西到底有多黑,那就得跟别的黑,比一比了。
“比就比,谁怕谁”
这张图片呢,就是这个Vantablack和普通的佳能镜头盖的对比。看不出区别?没关系,把屏幕亮度调到最高,再来看。相信我,你会看出非常明显的区别。在最高亮度下,佳能的镜头盖已经成了灰色的,但这个Vantablack还是深邃无比的黑色。
如果你觉得,跟这个垃圾镜头盖比,胜之不武(“镜头盖:我不要面子的啊!”),那接下来这组对比就可以说是最顶级的“黑”之间,面对面的较量了。
这是什么呢?在这片Vantablack下面,是一种来自传说中哈勃望远镜的一种黑色涂料。哈勃望远镜用这种黑色涂料来吸收杂散光,以获得更暗的背景,更高的信噪比。可以说,这种材料已经是远“黑”于日常黑色材料的“黑”了。但是和他上面的Vantablack一比,简直就是小黑见大黑。哈勃黑已经被明显照亮了,Vantablack还是一团漆黑。
光源换成一个红色的小光点,效果甚至更为明显:当小光点进入Vantablack,就好像隐形了一般。
这项科技,厉害不厉害,有多大用处,暂且不谈。但要说最“黑”的黑科技,那他可以说,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先拍照后对焦”的光场相机,是否会对整个相机业带来变革
“先拍照后对焦”,这是一个新鲜事物。我也很好奇这个“黑科技”。我的回答可能无法科学给出答案,但希望我的一通啰嗦给各位带来思考。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相机的对焦原理是什么?
据我的了解,无论是手机,卡片,还是单反,使用相位差对焦的占大多数。
何所谓相位差对焦呢?就是利用对焦点与焦点外的点距离cmos的距离来实现对焦。相机的对焦系统会根据对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对焦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相机在拍摄纯色块(或者相近景别)对焦失败的原因。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焦传感器的数量是远小于CMOS的像素点的。每一代单反的升级,对焦模块基本都属于重点升级的模块,以达到更好的对焦效果。
好了,再来看“先拍照后对焦”,他是什么原理呢?
我理解的是:它是N个类对焦传感器(同时具有CMOS的感光功能)的叠加。他会同时记录N层原始感光数据,后期根据你的对焦选择进行取舍,适当扔掉部分数据。这点与RAW有点相似。
那问题来了,目前的硬件配置和算法,这种“黑科技”的画质能胜过目前的单反吗?我觉得不太可能。但将来,随着硬件制造水平和算法的优化,我相信这功能会成为标配。
好了,原理就讨论到这。下面讨论一下应用。
我们知道,新闻摄影对相机的反应速度要求算是最高的。事件发生的不可逆行,决定了记录的重要性大于对焦、画质。突发情况下,你没有很多时间去选择对焦点。而“先拍照后对焦”很适合抓拍。这也就是这种“黑科技”的核心卖点。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我相信这将是一场相机制造业的变革。这一技术肯定还会衍生出更多实用的技术!
我是头条号世图,一个玩摄影的80后,欢迎关注!本回答系本人个人理解,不足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