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和照片有什么区别有无具体的标准 首先说,照片要想成为摄影作品,他们并不会去真正想了解和知道摄影是什么,来谈摄影作品与照片的区别,以便你能更通达于摄影作品之表达力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艺术生态都会对摄影行为和摄影作品产生重要影响,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怎样挑选摄影作品呢。
摄影为什么被称为’’综合艺术’’,而又被很多人忽视
谢谢邀请!
随着相机的许多功能被人手一部的手机复制、甚至是取代,摄影已经比当年跳忠字舞的普及率还要高,甚至三岁的孩子,也能拿着手机,对准爸妈拍一张,就算诞生了一个“摄影师”。殊不知,在此时,摄影的概念已偷偷的被“照相”二字取代。而这些一抓一大把的“摄影师”们,他们并不会去真正想了解和知道摄影是什么。在意的,他更觉得是眼前的结果。所以,在这里,我们也不必纠结于他们是否非要去深刻理解摄影的“综合艺术”,正所谓:“到毕业,不相为谋”。
摄影,之被称为综合艺术,其实是源于摄影术自19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随着照相机能够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和文化永无止息的追求,它便被赋予了风光、自然、动物、纪实、艺术、创意,以及还可细分的若干领域。而这样的细分,正是基于了摄影的根本属性。
最初,人们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应当被当做研究自然法则的手段对待”,所以,照相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辅佐”绘画的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照相机的不断革命创新,人们得以更多的通过摄影的介质,来表达与众不同。换句话来说,摄影最终体现的是一个人对于“综合艺术”的了解和驾驭能力。
首先,摄影要懂得绘画艺术的表达所在,譬如光影、构图、色彩、影调等,其次,一定要涉猎人文学、历史学、文学、哲学、自然等多领域的综合学科,以便你能更通达于摄影作品之表达力道。比如,我们去拍摄舞台艺术、体育竞技,如果不对所要拍摄对象、剧情、高潮的大致走向,有一个提前把握度,那估计多半也会拍糊,拍不到精妙之处。第三,甚至是人际学、关系学、政治经济学,有条件也该去捂捂书本,它们会让你的拍摄更接近于历史和事物的真实。尤其拍摄一些工业题材的作品,更要知晓过去,才能练达未来,拍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其所要传递的信心和内容,都远比人们所看到的图片信息多得多。
摄影作品和照片有什么区别有无具体的标准
首先说,这是一个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标准存在争议,更没法量化,我们只能在百家争鸣中跟着感觉走。
站在摄影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在近二百年的历史上,摄影作品的发展与评判也是趋向于发散,而非统一。可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艺术生态都会对摄影行为和摄影作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会有不同的流派与观念,作品的呈现形式也会干差万别。在某一背景下是主流的作品,倍受推崇,时过境迁后很可能不受待见,甚至遭到批判。
我们只能在当下的语境,来谈摄影作品与照片的区别。通常的大众化的理解是摄影作品是照片里的精品,升级版,是山里红里挑山楂,以大为标准。那么在浩如烟海的照片堆里,怎样挑选摄影作品呢?著名摄影理论家唐东平先生有四个度的标准,即难易程度、创新程度、思想深度、美感程度。
难易程度指的是摄影人在其作品中所投入的时间和心血、艰辛和努力。
创新程度表面上说就是别重复别人,一窝蜂,人家拍什么你就拍什么。实质是对一般与传统的超越。
思想深度是指摄影作品所表现和传达出的深刻意义。照片是平面化、片面性、瞬时的视觉表现,根本无法达到全面。只有通过看见的表现出看不见的,才赋予了照片思想性。
美感程度是作品的可观赏性,就是品相。
综上所述,照片要想成为摄影作品,就要好看耐看、有内容有思想内涵,最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以上是个人的学习心得,欢迎讨论,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