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像摄影作品值得学习人像摄影有很多分类,会不会觉得这样的画面很美,一个正常的男性摄影师是不会有很多各种颜色各种质地的丝袜的,人像摄影要有神、要传神,你会不会觉得眼前的画面很唯美,这也是对人像摄影的基本要求,人像摄影,拍摄重点是不让模特的面部出镜。
什么样的人像摄影作品值得学习
人像摄影有很多分类,一般从表现手段、拍摄题材、使用目的、景别选用来划分;而这“几大类”下,又都有分支。可以这样回答:无论那一类人像摄影,都有值得学习的摄影作品。
虽然人像摄影分类很多,但对人像的拍摄要求,却有不少共同之处:
一、值得学习的人像摄影,能够准确展现外部形象。这也是对人像摄影的基本要求。因此,人像全景照,要重点表现人物的外貌;人像特写照,要重点表现脸部特点;哪怕是背影照,也要表现出人物的轮廓特征。
二、值的学习的人像摄影,能够真实展示性格特点。我们常说,人像摄影要有神、要传神。这个“神”,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体现的;这个“神”可以是自然流露,也可以人为调动。拍摄到“有神和传神”的瞬间,就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值得学习的人像摄影,能够灵活运用背景。人像摄影,背景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无需多谈。总之要让“背景烘托主体而不是相反”。背景杂乱或只突出人像时,还可以虚化背景。应该注意的是,虚化了的背景仍然是主体人像的背景,因此,若是明快鲜艳的背景虚化后,是梦幻般的效果,能够更好地烘托主体人像;若是昏暗的背景虚化后是灰黑的效果,画面低沉凝重,既影响氛围又压抑主体。
提问的第二问是:晒晒您认为的人像摄影精品。我认为和见到的人像摄影精品很多,比如,头条里师友的人像摄影就值得我学习一辈子了。相反,自己至今却没有拍出精品人像。本篇的人像照片是为了让它“配合文字”才加上去的,绝没有“图文并茂”的意思。另外,可能与职业有关,自己终生喜欢纪实摄影,热衷于抓拍抢拍人像摄影时的“意外”画面,因此才选用了这几张照片。
拍环境人像特写照,有什么方法能使画面更唯美
喔,谢谢哨爷提问。
环境人像人人都能拍,而且环境人像有很多“款式风格”,每个摄影师的拍摄手法不一样,对于“唯美”风格的理解和表达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如果是让侍墨姑娘拍摄“唯美”风格的环境人像,我想,我大概会从一下三个方面入手吧——也给屏幕前看这篇原创文章的您,一个参考。
让画面的色彩鲜艳一些
- 色彩是能够带给人心理暗示的。
在美术课程中,专门就有一个章节是讲色彩心理学的。打个比方,红色会让人联想到火焰,能够给人带来热烈的感觉;绿色会让人联想起森林,让人觉得舒缓、安静。
同理,颜色鲜艳的画面,更容易刺激感官视觉,让人产生美感。试想,如果您站在一个花圃前面,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会不会觉得这样的画面很美?同样是这片花圃,如果是在冬天看到一片枯黄,你还会觉得美吗?你只会觉得破败。
- 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主要包括摄影背景和摄影主体两个方面。
试想,如果让一个穿着黑衣服的女人站在五颜六色的鲜花丛中……感觉是不是很奇怪?如果是换作穿着粉色的、黄色的女孩站在鲜花丛中,你会不会觉得眼前的画面很唯美?
前期或者后期加柔处理,增加朦胧感
摄影作品,是摄影作者,对于自己创作思维的具象表达。每个摄影创作者的表达方式不同,如果说画面颜色鲜艳是直接表达,那么,让摄影作品体现出朦胧的感觉,营造梦幻美感,就属于间接表达。
让摄影作品体现出朦胧的感觉,可以有两种方法。
- 其一,是前期“加柔”。
比如,有些摄影师会在镜头的UV上面抹一些凡士林油;或者,简单粗暴地套个塑料袋。
如果拍摄条件允许,摄影师也可以隔着纱巾拍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找女模特借玻璃丝袜,套在镜头上拍摄。
在这里,侍墨姑娘要敲一下黑板——我说的丝袜是玻璃丝,不是天鹅绒。男摄影师可能并不关注丝袜的质地和颜色,但是作为妹子,侍墨姑娘可是穿过很多颜色和不同质地的袜子的。简单讲,天鹅绒的袜子 会比玻璃丝厚,相应的,透光率就会差很多。摄影师拍人像,制造朦胧感的前提是要把人拍清楚,如果套在镜头上的袜子太厚……你觉得摄影师还能把人拍清楚吗?
到时候就不是朦胧感啦,是整个人都被蒙住了。
- 其二,是后期“加柔”。
一个正常的男性摄影师是不会有很多各种颜色各种质地的丝袜的。当然,如果是秃头的油腻大叔非要扮萝莉,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摄影师并没有那么多前期拍摄“加柔”效果的道具,那就只能凭藉强大的后期处理技术来给照片“加柔”啦!
值得一题的是,现在手机App修图的功能也日趋强大,除了在电脑上修片“加柔”,用手机给照片后期“加柔”,也是可以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你会不会用了。
拍摄身体局部特写
既然是拍摄环境人像特写,那么我们不妨把拍摄思路拓展得更宽泛一些。特写镜头并不是专指面部特写,虽然面部特写确实是占的比重会多一些。有很多看上去很美的特写镜头,其实并没有把拍摄重点放在模特的面部,而是重点表现模特的手指、模特的锁骨、甚至是模特的小腿、高跟鞋等等。
这种拍摄方法很文艺。拍摄重点是不让模特的面部出镜,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
表现一个女子美丽,却绕过她的五官。这个创作思维早在汉代就有了——
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集《陌上桑》里,罗敷就是一枚美丽的女子。但是,作者在描写罗敷的时候,独独绕开了她的面貌。这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长什么样?正是因为作者没写,所以每个人心里想的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