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的意思
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出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出处译文: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成语寓意: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生长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搞不好其效果适得其反。这则成语还告知人们一个具体的道理:“欲速则不达”,凡事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主观冒进,不能好高骛远,靠幻想过日子。
该成语嘲笑了那些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味求快,反而把事情弄糟的人。它对人们的启示是,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办好一件事,就必须遵循它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违背。
揠苗助长的意思
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揠苗助长是一个成语,拼音是yà miáo zhù zhǎng。
出自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白话文翻译: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用尽了心力,最终却无所得。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用法:作主语、谓语,也可作定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揠苗助长的近义词: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一、适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出自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白话文翻译:今天议论防堵的人,没有人不说:“想要防御各内河不如防御海口,防御海口不如抵抗外洋。’不知道这个跟希望正好相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二、欲速不达 [ yù sù bù dá ]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自《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白话文翻译: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