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骨蠕虫的发现历史
Osedaxfrankpressi在2002年该属被发现后,第一次对外宣布是在2004年的《科学》杂志上。2005年,瑞典的一些海洋生物学家进行了一项试验,结果成功的在瑞典西海岸的北海发现了一新种。在试验中,他们将一只被冲上岸的小须鲸遗体沉入120米深的海中,并观察了数个月。结果出人意料,生物学家们发现这次的发现与之前不同,新种Osedaxmucofloris生活在浅海中,而之前发现的食骨蠕虫是生活在深海中的。2009年11月,研究者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的蒙特利湾发现了多达15种食骨蠕虫。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克雷格·史密斯(CraigSmith)指出,19世纪末有半数的食骨蠕虫灭绝,因为当时90%的鲸都由于捕鲸活动被杀死。
你认识几个我
在它面前,珠穆朗玛峰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土丘。但如果不借助仪器,我们永远也看不到它的全貌,它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上的一道巨大裂痕。马里亚纳海沟中,有一个区域称作“挑战者深渊”,深度接近11千米。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进去,还不能露出水面呢!一些载人潜艇和无人潜艇近几年曾拜访过这个海沟,发现这个地方竟然存在生命。这里环境看起来就像是其他星球,而这些生命看起来就像是外星生命。让我们潜入深海,去看一看这些古怪的生物吧……可能“古怪”已经不能形容它们的古怪了。10小飞象章鱼它头上长了两个像耳朵一样的鳍,看起来就像是大象的耳朵。因为酷似迪斯尼动画中的小飞象,所以它就叫做“小飞象章鱼”。小飞象章鱼体长大概30厘米,有大大的眼睛,快活的嘴巴,怎么看怎么像卡通里的动物。小飞象章鱼看起来优雅飘逸,它们在~米深的海中生活。这是已知的、生活范围最深的章鱼。一提到章鱼,你可能会想到拥有八条触手、危险而且力大无穷的动物。小飞象章鱼却不是这样,它们的触手看起来更像是一把伞,或者更形象一点,小飞象章鱼就像是海星上长了一个气球状的头。9深海龙鱼如果小飞象章鱼看起来是完全无害的生物,那么深海龙鱼看起来就完全相反了。深海龙鱼看起来丑陋可怕,长着又长又尖的牙齿,它们是深不可测的刺客。虽然这是一种鱼,但却没有鳞,它们更像是滑溜溜的鳗鱼。深海龙鱼在水下~米处生活,这里几乎没有阳光,海水也非常寒冷。就像其他深海生物,深海龙鱼严重依赖生物光,利用身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发出怪异的光线。深海龙鱼用这种光线与其他同类进行沟通或是掩饰。它也会点亮一个“小灯笼”,就是头上那个须状的突起,来诱捕小鱼。小鱼看到发光的“小灯笼”,以为是食物,然后游过去,不想却成了深海龙鱼的美餐。8大鳍后肛鱼光线在深海中是极为稀有的资源。能够感知哪怕是更多的一丁点光线可能就是捕获食物或是成为食物的区别。所以,马里亚纳海沟中的生物,比如大鳍后肛鱼,进化出了奇特的办法来收集光线。有多奇特?它们的头是透明的!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它们的大脑。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构造是为了收集更多光线,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获得有利的优势。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鱼是在年,那时是靠捕捞的方法。如今,人类的潜水艇可以潜入深海,近距离观察它们。即使是这样,大鳍后肛鱼依然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7太阳水母水母是很常见的海洋生物,它们常被冲上海滩,或缠在渔夫的网上。而太阳水母却是非同寻常的水母,它们喜欢待在水下超过米深的地方,这个深度一般是海底了。它们是相当紧实的水母,有一个圆圆的、像个铃铛的顶,直径一般在2~3厘米。周围是纤细的触手,估计有条,可以帮它们在海水中游动。太阳水母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比如一些单细胞生物。虽然多数水母都是透明的,太阳水母的“铃铛”却是不透明的红色。科学家认为这种红色可以将太阳水母隐藏在其他小型生物的生物光中,以躲避危险。6恶魔鮟鱇如果名字里有“恶魔”二字,那它就肯定不是面善的动物。恶魔鮟鱇一点也不会让我们失望,它看起来就像是从地狱来的生物:畸形的身体,锋利的牙齿以及冷酷的目光。虽然它们看起来怪异恐怖,不过体型并不大,雌性大概20厘米,雄性只有2.5厘米。他们的繁殖过程也异乎寻常。雄性会将自己连在雌性身上,它的鳍、牙齿和眼睛逐渐消失,身体长在一起,最终两条鱼变成一条鱼。鮟鱇鱼并不会追逐猎物,而是用头部的突起发出光线引诱猎物。它们有巨大的下颌,甚至可以吞下比自己还大的猎物。5哥布林鲨哥布林鲨又是另外一个丑陋的深海生物。它们有一个突起的长鼻子,鼻子下边就是两排锋利的牙齿,看起来与普通鲨鱼有相当大的区别。一说到鲨鱼,你可能想到的是灰色的大鱼,但哥布林鲨却是粉红色的。哥布林鲨体长可达5.5米,如果它从你身边游过,你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了。它们在多米的地方生活,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它们会逐渐游向更深处。科学家对哥布林鲨了解甚少,没人知道它们如何繁殖。哥布林鲨是生命多样性的一个迷人的例子。4深海斧头鱼海洋中有很多样子怪异的鱼类,但很少有鱼类看起来像人类的手持工具。而深海斧头鱼就像是一把银闪闪的、会游动的斧子。世界上存在超过40种斧头鱼,所有斧头鱼都有皮包骨头的身体,而且许多种类都有金属光泽的鳞,使它们看起来更像斧子。它们是小型鱼类,最大的也只能长到15厘米。斧头鱼的身体可以发出生物光,这种光线的亮度可以根据海面上透过的光线改变。这是一种聪明的伪装方法,下方的捕猎者就更加难以发现它们。3.皱鳃鲨皱鳃鲨的样子看起来极不协调,就像是进化错了一样。它们有鳗鱼一样的身体,稍扁的头部。这是一种古老的鲨鱼,可以追溯到8千万年前。皱鳃鲨得名于它们6排充满褶皱的腮。它们可以长到1.8米。皱鳃鲨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海底,超过米的地方。有时,人们会意外地捕获到这种鲨鱼,它们被捞出水面后就会很快腐烂,所以人们很难观察到它们的生活方式。2.望远镜章鱼就像是深渊中的幽灵,望远镜章鱼在世界上最深的海中游荡。不像大多数章鱼喜欢在海底待着,望远镜章鱼在超过米深的水体中生活。它们身体几乎是透明的,8条触手之间有蹼状的结构,使它们看起来更像是幽灵。望远镜章鱼得名于它们的眼睛,它们的眼睛是突起的,这在章鱼中是很少见的。这样的眼睛构造可以有更加宽阔的视觉,可以帮助望远镜章鱼看到猎物或是天敌。它们的眼睛甚至可以旋转,或许是为了在黑暗中看得更好。这使得它们看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中出来的。1食骨蠕虫食骨蠕虫,正如它们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它们以骨头为食,包括鲸鱼的骨头。食骨蠕虫会分泌酸性物质,溶解骨质。然后,它们利用共生细菌将骨头中的物质转化成可以吸收的成分。它们羽毛状的“枝桠”在水中摇摆,吸收水中的氧气。食骨蠕虫以掉落在海底的动物骨骼为食,如果食物来源受到影响,它们的生存就会面临危机。一位科学家指出,在19世纪末可能有半数的食骨蠕虫都已灭绝,因为当时90%的鲸都由于捕鲸活动被杀死而非自然死亡。马里亚纳海沟依然是这个星球上最神秘的地方。科学家正在努力建造更加先进的潜艇,潜入深邃的海洋,去发现更多深海的秘密。
鲸鱼死后的尸体会怎么样“一鲸落,万物生”的说法是如何来的
什么是“鲸落”?
鲸鱼在预感到自己死期将近时,会独自游向出生海域的方向,在孤独中平静地逝去,庞大的身躯逐渐堕入数千米的深海。一头鲸鱼的尸体对于漆黑深海里的生物来说,仿佛是在荒漠里行走时遇到的一片绿洲,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围绕鲸落,甚至形成了一套独立的鲸落生态系统。这一过程,被生物学家赋予了一个凄美的名字——“鲸落(WhaleFall)”。
对人类来说,鲸落至今还是一个罕见且神秘的现象,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自然鲸落尚不足50个。鲸落的出现对于深海生物的繁衍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会影响到新物种的演化。据研究数据显示,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依靠鲸落生存,在鲸落独有的生态系统中甚至还发现了16个全新的物种。
“鲸落”的过程“鲸落”现象中鲸的尸体分解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移动清道夫阶段。鲸鱼尸体腐烂的过程中,血肉的味道逐渐在海里扩散,吸引来睡鲨、盲鳗、银蛟、深海蟹等食腐动物,它们大快朵颐地食用鲸的软组织,平均每天可以吃掉40-60公斤的鲸肉,整个过程最长可以持续2年。
当90%鲸的软组织被分食干净后,这些体积较大的家伙心满意足地离去,剩下食物残渣随海水飘落形成“海雪”,继续为水木、海参等20多种多毛、甲壳类小型生物提供“粮食”,保证它们接下来两年的日子衣食无忧。同时,巨大的遗骸也为这些生物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庇护所,这时进入机会主义者阶段。
在这一阶段,除了铠甲虾等体型更小的甲壳类生物,还有食骨蠕虫——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一并出现。食骨蠕虫又叫僵尸蠕虫,是仅在鲸落现象中出现的一种生物。它寄生在鲸鱼的骨骼上,通过在鲸尸的骨头上钻洞来获取骨头里的脂类物质,把鲸的骨髓吸得干干净净。
寄生在鲸鱼骨骼上的食骨蠕虫
等到鲸尸只剩下骨架时,一些细菌会继续分解鱼鲸骨中储存的脂类。鲸骨存储有丰富的脂类,一只鲸鱼的骨骼重量可达20吨,其中60%是油脂,细菌分解这些养分的时间漫长,可以持续3-4年。在细菌分解油脂时,会同时释放出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硫化氢。这种气体是化能自养细菌的最爱,它们在这里大量繁殖,养活了蛤、帽贝、海螺等生物。这就是鲸落第三阶段——化能自养阶段。
最后,当鲸鱼骨架的最后一点有机物被榨干后,鲸鱼的遗骸将化为海底的礁岩,为各种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甲壳动物提供安家或临时庇护的居所,这一阶段称作礁岩阶段。
为什么说“一鲸落,万物生”?现在,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一鲸落,万物生”的说法了。
首先,在深海里常年漆黑一片,高压缺氧的极端环境使食物十分匮乏。而鲸落促进了营养物质从海洋上层向下层的运输,为从鲨鱼到微生物个体大小不同的深海生命提供了珍贵的食物。一头大型鲸鱼的鲸落可以供养各种海底生物长达十几年甚至上百年。
其次,鲸落为深海生物提供了宜居的生态环境,为这些生物提供了安稳的栖居之地和食物来源。
最后,鲸落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催生了一些新物种的诞生,如上文提到的食骨蠕虫等。
总结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被毁灭,只是在不同的物体间转换,鲸落现象完美地诠释了这一定律。鲸来自海洋,死于海洋,最后反哺于海洋,正如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在《禅定荒野》中所述,“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一头鲸,在气息消绝后,还可以用血肉之躯创造出一套可供养上百种无脊椎动物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态系统,是黑暗深海里一抹明艳动人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