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野驴濒危的原因有哪些
西藏野驴是最大的野生驴。它原产于青藏高原,在山地和高山草原栖息。它目前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拉达克以及青藏高原的平原和尼泊尔北部沿西藏边界。又称藏野驴,克扬和高尔喀。
西藏野驴是最大的野生驴,它们的头很大,有一个钝的口鼻和一个凸起的鼻子。鬃毛直立,相对较短。皮毛呈深栗色,冬天颜色较深,夏末时呈光滑的红棕色。冬季皮毛长度约是夏季皮毛长度的两倍。腿部、腹部、口吻末端和耳朵内侧都是白色的。宽的,深巧克力色的背部条纹从鬃毛延伸到尾巴的末端,末端是一簇黑褐色的头发。
西藏野驴分布在在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部的昆仑山之间。由于山势海拔较高,这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在印度的拉达克和锡金地区,以及尼泊尔北部边境沿线,发现少量西藏野驴的生活气息。
和所有马一样,西藏野驴是食草动物,以草和莎草为食,特别是针茅,但也包括其他地方植物,如沼泽莎草、莎草和草甸草。在有草量较少的地区,例如在冬季或在它们的栖息地比较干旱的边缘,它们也吃地上挖出的灌木、草本植物,甚至棘豆根。尽管它们有时会从水坑中喝水,但这种水源在青藏高原是十分罕见的,它们大部分水分都来自于食物中的水分,也可能是冬天从雪中获取的。
相比大多种动物来说,西藏野驴是比较幸运的,它们真正的天敌就是狼,而来自人类捕杀几乎没有。西藏野驴会通过围成一个圈来保卫自己。它们头向下,后蹄猛踢出去。一般狼通常会攻击离开群体的单个动物。
西藏野驴会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数量可达几百只。但是这些群体并不是永久性群体,而是临时集合体,有的群体只由年轻雄性组成,有的群体由母亲和他们的小马幼崽组成。老年雄性通常是独居的,它们领地意识比较强,与领地内的所有雌性群体结合。对入侵者会发起攻击。
哪种自然资源西藏不富有
煤炭资源拓展: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西藏土地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0.71%,可利用潜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积超过内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主要的牧区之一。西藏自治区拥有宜农耕地680.57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42%;净耕地面积523.43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31%;牧草地96934.8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6.72%。林地1071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27%。居民及工矿用地50.45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03%;交通用地32.92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02%;水域8291.9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5%;未利用土地54354.8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1.8%。西藏自治区土地以牧草地和尚未利用的面积最大,合计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8.52%,再依次是林地、水域、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等合计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3%。西藏现有的粮食作物、果树、蔬菜、茶叶、青饲料等种植业用地均属耕种土壤范畴。耕种土壤面积最大的是日喀则地区,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37.79%;其次是昌都地区,占19.86%。山南地区和拉萨市的耕种土壤面积基本相近,分别占15.65%和15.48%;林芝地区占全区耕种土壤的8.65%;那曲和阿里地区耕种土壤面积较小,分别占1.99%和0.58%。全区74个县有耕种土壤分布的占62个,为总数的84%。全区耕种土壤归属于28个土类中的16个土类,有12个土类没有耕种土壤。其中,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壤面积最大,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33.81%,其次为潮土和耕种亚高山草原土,分别占12.83%和12.38%。耕种草甸土占9.1%。耕种亚高山草甸土占9.47%。耕种褐土占8.1%。耕种灰褐土占7.99%。耕种棕壤占2.86%。这8类耕种土壤合计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96.95%,其余8个土类面积很小,合计仅占3%左右。耕种土壤主要分布在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和三江流域河谷洪积扇、冲积台地、冲积阶地以及湖盆阶地上,其中,雅鲁藏布江干流台地及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谷地内的耕种土壤就占了全区耕种土壤的55%,其地貌条件相对较为一致。西藏耕种土壤的垂直分布区间为海拔610~4795米,其中海拔2500米以下的面积占5.6%,2500~3500米之间的占11.4%,3500~4100米的面积占60.8%,4100米以上的面积占22.2%。草地土壤中包括了尚未作为放牧草场利用的荒草地土壤。那曲和阿里地区的面积最大,分别占全区草地土壤的40.25%和26.30%。其次是日喀则地区,占15.44%;昌都地区占8.39%;山南地区占3.99%;林芝地区占2.72%;拉萨市占2.91%。草地土壤的垂直分布区间为海拔2800~5600米,其中,海拔4600米以上的草地土壤面积占82%,海拔3500~4600米的面积占14%,低于海拔3500米的面积占4%。西藏境内草地土壤归属于8个土类,高山草原上的面积最大,占全区草地土壤面积的59.48%,其次为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别占22.47%和9.88%。以下依次为亚高山草原土(2.98%)、草甸土(2.68%)、沼泽土(0.94%)、山地灌丛草原土(0.82%)和褐土(0.74%)。全区林业土壤归属于10个大类,面积最大的是暗棕壤,占全区林业土壤的28.5%;以下依次是黄壤,占17,6%;黄棕壤、棕壤、赤红壤、灰褐土和亚高山林灌草甸土(亚类)的面积基本相当,各占10%左右;砖红壤占7.83%;褐土占1.18%;红壤占0.21%。各种土壤类型的宜林性能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升高,不同土壤类型有着不同的适生林型和树种。海拔1100米以下,有适生热带雨林的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占全区林业土壤面积的11.81%。海拔1100~2800米有适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的黄壤、黄棕壤,占全区林业土壤面积的28.18%。海拔2800~3500米有适生温性针阔叶混交林的棕壤,占9.94%。海拔3400~4600米有适生寒温性针叶林的略棕壤、灰化土、酸性棕壤和少量灰褐土,占28.69%。此外,还有适生杨、桦、柏等的疏林和灌木林的亚高山林灌草甸土、灰褐土、淋溶褐土和棕壤性土等,占21.39%,广泛分布在森林边缘,海拔上限可达4700米,下限为3000~3800米的河谷地区。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黑颈鹤、小熊猫等12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其中滇金丝猴、孟加拉虎、雪豹、西藏野驴、野牦牛、羚牛等45种野生脊椎动物是濒危灭绝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在海拔3000~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麓,偶尔可以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马拉亚塔尔羊”。陆生无脊椎动物在西藏有2307种。其中,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西藏有益昆虫、蜜蜂有103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农作物、牧草、果树、花卉等有花植物的传粉者。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质勘探部门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亿至1.5亿吨的中型油田。水能: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居中国首位,其中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多达365条。西藏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主要来自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为8000万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总蕴藏量可达9000万千瓦。地热能: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点有1000多处。初步估算,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放出的热量。西藏最著名的羊八井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热水温度为93~172℃之间,已开发为地热电站和重要旅游景点。太阳能: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阳光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左右。风能: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风速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
藏族是怎样环保的
一般情况是:1、居住地与水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水源不受污染。不在天然河流湖泊洗澡、洗脏物,不把牲畜赶进水里。2、不在野外挖坑,即使挖坑也及时填埋。避免下雪或雨后人畜不甚踩踏而腿脚受伤。3、没有必要不砍伐自然生长的树木,轮换草场,以保护地表植被。4、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制品。5、生活垃圾不乱扔,在一个固定地点进行处理。而有一些垃圾必须埋掉,决不任其暴露在野外。6、有意识的保持自然生态,从不过渡索取,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便可。7、不开垦土地。其实,不只是藏族,其他生活在草原高原的部落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坚持下来的。如蒙古,哈萨克,达斡尔,鄂温克等等。他们对自己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一种天生的感恩和敬畏心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能够做到自然、环保、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