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娃娃鱼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野生娃娃鱼是二类保护动物,其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划分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对其保护措施作出相关规定,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
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大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着疗效。同时,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生娃娃鱼
大鲵是几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
由于大鲵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
中国大鲵资源急剧下降始于20世纪80~90年代。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米仓山地区是我国野生大鲵分布气候最适宜、数量最多的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鲵资源依然非常丰富,汉中市内山区的河道内经常可以见到大鲵活动。
扩展资料:
濒危原因
大鲵对水的环境非常依赖,迁徙能力是动物之中最差者之一,它们的栖息地被山涧、湖泊、河流分开,因此造成了中国大鲵的基因在每个区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互相之间的繁殖变得非常困难。
自然栖息环境被破坏,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设施等,因其栖息地被占用,造成局部地区灭绝。自身的生物学因素,诸如自然繁殖困难,幼苗成活率低等。
人为过度捕捞和偷猎。在地球上繁衍3亿6千多万年的事实证明,大鲵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和生存能力,大部分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原分布区域,自然种群均趋于枯竭。
大鲵是几级保护动物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