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是什么它是如何改变欧洲社会的
我们常说的黑死病就是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目前已大幅减少,但在我国西部、西北部仍有散发病例发生。其中在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欧洲由于黑死病的爆发导致了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而欧洲因战争死去的总人数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这场瘟疫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
那么黑死病的爆发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一场鼠疫大流行,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改变了人类的卫生保健史。最明显的是欧洲人口的减少。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这场黑死病使欧洲人死亡约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因为中世纪欧洲无论是卫生条件还是医疗条件都很差,根本无力抵抗黑死病的入侵。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黑死病在客观上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一个名叫希利亚克的医生在教皇支持下开始解剖死者的尸体,而在此之前解剖尸体被教会视为大逆不道。希利亚克正确判断出鼠疫的两种类型,即肺鼠疫和淋巴腺鼠疫,前者通过空气传播,后者通过血液传播,前者的感染性更强。解剖学由此开始发展,西方医学逐渐认识了人体生理,进而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
黑死病是什么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黑死病是欧洲人对它的称呼,它曾在14世纪到18世纪横扫欧洲,致使七千五百多万人死亡,但在18世纪却突然消失。黑死病患者会出现大块黑色而疼痛并且会渗出血液和浓汁的肿瘤,受感染的人会高烧不退且精神错乱,黑死病因此而得名。
很多人在感染黑死病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就死掉,但也有少数人能够抵抗这个传染病而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在14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瘟疫侵袭,这场瘟疫被人们称为黑死病。它从中亚地区向西扩散,并在1346年出现在黑海地区。它同时向西南方向传播到地中海,然后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并传至波罗的海。
根据今天的估算,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一半的人口死于此病。黑死病在以后的数百年又横扫欧洲大陆。这些大瘟疫使得欧洲人口锐减了25%~75%。但是大约在18世纪,黑死病忽然神秘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