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臀目的演化历史?大椎龙的分类

admin|
109

蜥臀目的演化历史

蜥脚形亚目首次出现于盘古大陆时,是群小型(身长1.5到3米)、原始的物种,它们首次出现于卡尼阶中或晚期(晚三叠纪第一个时期)。它们发现于巴西(农神龙)、马达加斯加(最近发现的未命名属)、以及摩洛哥(爱珍多龙)。原蜥脚下目恐龙首次演化出现于卡尼阶与诺利阶过渡期,为发现于巴西南部Catturita组的托氏黑水龙(Unaysaurus tolentinoi)。原蜥脚类保持一样的身体构造,但在早诺利阶晚期,或在中诺利阶早期,它们身体长度已成长到两倍;例如在德国Stubensandstein地区的中下层发现的纤细板龙(Plateosaurus gracilis)身长4到6米。纤细板龙之后演化出板龙属的其他种;板龙身长8米,体重约1.5公吨或者更多,并且是该环境的优势草食性动物,从晚诺利阶直到瑞提阶。同一期间,生存于阿根廷的里奥哈龙,是较大型的原蜥脚类恐龙,也占据相同的生态位。里奥哈龙身长10米,因体型过大而必须以四足行走。同一时代的非洲南部,巨型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并非属于原蜥脚类恐龙,而是基础蜥脚类恐龙,例如:优肢龙、黑丘龙、贝里肯龙、以及雷前龙。有趣的是,在诺利阶到瑞提阶这段期间,蜥脚形亚目恐龙占据者大型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但大型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仍由镶嵌踝类主龙占据。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将槽齿龙科、黑丘龙科、贝里肯龙科、以及里奥哈龙科灭亡了;但近蜥龙科、板龙科、以及真正的蜥脚下目恐龙持续存活者,后两个生物群演化出更多物种。当首群蜥脚下目恐龙开始多样化发展,例如火山齿龙科;早侏罗纪的原蜥脚下目恐龙也辐射演化出许多中等体型(身长4到6米)的草食性物种,例如:大椎龙、禄丰龙、以及云南龙,并如同它们的晚三叠纪祖先一样成功。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优势在早三叠纪后期结束。原蜥脚类与早期主龙类在同一时期灭绝,而火山齿龙科演化出巨大的鲸龙科恐龙。蜥臀目包括兽脚类,原蜥脚类和蜥脚类等几大类恐龙,其中的成员,个体差别很大,生活习性各不相同。有的只有鸡一般大小,有的长达三四十米,高十多米,重几十吨到一百吨。食性上,有凶猛的肉食者,也有温和的植食者,还有肉和植物兼食的杂食者,它们大都生活在陆地上。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

大椎龙的分类

大椎龙属于原蜥脚下目,原蜥脚下目是群早期蜥臀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与侏罗纪,并在侏罗纪末期灭亡。原蜥脚下目的其他著名属包含:板龙、云南龙、与里奥哈龙。基础蜥脚形亚目的系统发生学仍在争论中,根据亲缘分支分类法,一个天然演化支应包含它们的共同祖先与其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所以许多过去被认为是典型原蜥脚类的物种,因为无法与原有物种构成一天然演化支,近年被排除在原蜥脚下目之外。但哪些物种构成原蜥脚类为一个单系群,仍不确定。在2003年,亚当·耶茨(Adam Yates)与詹姆斯·基钦(James Kitching)公布了一个演化支,包含:里奥哈龙、板龙、科罗拉多斯龙、大椎龙、以及禄丰龙。在2004年,彼得·加尔东(Peter M.Galton)与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则将原蜥脚下目列为单系群,包含:砂龙、近蜥龙、爱珍多龙、卡米洛特龙、科罗拉多斯龙、优肢龙、金山龙、莱森龙、禄丰龙、大椎龙、黑丘龙、鼠龙、板龙、里奥哈龙、吕勒龙、农神龙、鞍龙、槽齿龙、易门龙、以及云南龙。在2005年,杰佛瑞·威尔森(Jeffrey A. Wilson)提出大椎龙、金山龙、板龙、与禄丰龙,形成一个天然演化支,可能还有贝里肯龙、雷前龙等蜥脚类恐龙。在2007年,Matthew F. Bonnan与耶茨提出卡米洛特龙、贝里肯龙、黑山龙可能属于蜥脚下目。同样在2007年,耶茨将雷前龙、黑丘龙、贝里肯龙归类为基础蜥脚类恐龙,而且认为原蜥脚下目是板龙科的异名,而没有使用这分类。但耶茨并没有排除少部分原蜥脚类构成一个单系群的可能性,这些成员包含板龙、里奥哈龙、大椎龙、以及它们的最近亲。大椎龙是大椎龙科的模式属,该科名称即来自于大椎龙。大椎龙科可能包含云南龙,但在2007年,Lu等人将云南龙列入个别的云南龙科。在2007年,耶茨提出近蜥龙类,而大椎龙科的大椎龙、科罗拉多斯龙、禄丰龙,以及云南龙属于近蜥龙类。同样在2007年,纳森·史密斯(Nathan D. Smith)与迪亚戈·玻尔(Diego Pol)在他们的系统发生学研究中,将大椎龙、科罗拉多斯龙、禄丰龙、以及他们新建的冰河龙(Glacialisaurus),列入大椎龙科中。数个发现于阿根廷的疑似大椎龙化石,被建立为新属,远食龙(Adeopapposaurus),属于大椎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