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龙科的叙述
驰龙科的独特身体架构,有助于恐龙是种活跃且快速动物的理论,以及恐龙与鸟类是近亲的理论。在罗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替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的1969年专题论文所做的图解中将恐爪龙描绘成快速奔跑的姿态,这成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古生物学重建图。驰龙科具有大型头部、锯齿边缘牙齿、狭窄口鼻部、眼睛向前,显示具有一定程度的立体视觉。如同大部分的兽脚类恐龙,驰龙科的颈部长,呈S状弯曲,身体相当短。它们的手臂长,某些物种的手臂可以在胸前交叉,手部相当大,上有三根长手指,第一指最短,第二指最长,手指上有大型指爪。耻骨末端大,往尾巴基部延伸。第二脚趾上有 恐爪龙大型、弯曲趾爪。尾巴修长,尾椎长而低平,第14节尾椎之后缺乏横突(Transverse process)与神经棘。当下已发现部分驰龙科的身体覆盖着羽毛,包含翼与尾巴上的大型、片状羽毛,可能所有的驰龙科都有羽毛。这个理论是在80年代中晚期首次出现,并在1999年得到证实。这些改变导致驰龙科在电影与重制模型中的形象不断改变。 驰龙科是群小型到中型的恐龙,身长范围从0.5米的小盗龙,到超过6米的犹他盗龙与阿基里斯龙。目前所发现最原始的驰龙科是大黑天神龙,身长只有70厘米。这个新发现显示近鸟类的共同祖先可能非常的小,身长约65厘米,体重约600到700公克;近鸟类包含驰龙科、伤齿龙科、以及鸟类。足如同其他兽脚类恐龙或原始鸟类,驰龙科以后肢行走。然而,它们只有用第三、第四脚趾支撑身体重量,从足迹化石显示,它们的而第二趾明显地后缩。后缩的第二脚趾上有大型、镰刀状、弯曲趾爪,被认为是作为杀死猎物使用。 驰龙科具有长尾巴。大部分的尾椎有骨质、棒状前关节突,某些物种的尾巴则具有硬化肌腱。在奥斯特伦姆的恐爪龙研究中,他提出这些特征将尾巴硬挺,不易弯曲,惟有尾巴基部可灵活活动。但是,蒙古伶盗龙的一个保存良好标本(编号IGM 100/986),尾巴向后弯曲呈S状,且呈天然状态。这显示它们的尾巴可做出一定程度的平行运动。驰龙科的尾巴被假设在奔跑或滑翔时,作为稳定器或平衡器使用;在顾氏小盗龙与中国鸟龙的一个标本(编号 NGMC 91)的尾巴末端,有羽毛构成的小型、钻石形扇状物,可能作为气动性上的稳定器,以及方向舵使用。与鸟类的关系驰龙科属于兽脚亚目,与早期的鸟类有许多共同特征。有许多研究讨论过驰龙科与鸟类的关系,随者许多新证据的出现,驰龙科与鸟类关系的假设也不断改变。在2001年,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与其同事研究大量的虚骨龙类化石,并提出驰龙科是鸟类的Next of kin,两者与伤齿龙科共同属于初鸟纲。诺瑞尔更指出,驰龙科是主鸟类中的一个并系群。在2002年,S.H. Hwang与其同事参考了诺瑞尔的研究与新发现化石,提出鸟类是驰龙科、伤齿龙科两者的近亲。古生物学界当下的共识多同意Hwang等人的研究,驰龙科与伤齿龙科是Next of kin,两者共同组成恐爪龙下目。而恐爪龙下目是鸟类的姊妹生物群,也是鸟类的Next of kin。但古生物学界还没有足够证据可指出驰龙科(以及它们的祖先)能否飞行或滑翔。 有许多的证据显示,驰龙科的身体覆盖者羽毛。有些驰龙科化石的手部、手臂、尾巴,保存者长的正羽,而身体则保存者绒羽。另外有些化石,虽然没有保存羽毛,但前臂骨头上则有突起物,可能在生前是羽毛的附着处。整体而言,驰龙科的羽毛型态非常类似始祖鸟。第一种被发现有明显羽毛证据的驰龙科恐龙是中国鸟龙,由徐星等人于1999年在中国发现。许多其他的驰龙科化石曾发现羽毛覆盖者身体,有些拥有完全发展的有羽毛翅膀。有些物种甚至显示出后肢为第二对翼的证据,包括小盗龙与羽龙。因为羽毛痕迹只会在细致的沉积层中保存下来,有些发现于粗糙岩层中的化石保有了羽茎瘤,羽茎瘤是鸟类的飞羽附着点。胁空鸟龙与伶盗龙的化石都发现了羽茎瘤,显示它们的前肢具有羽毛。因此,大型、居住于地面的驰龙科恐龙极可能拥有羽毛,如同大部分的现代无法飞行鸟类仍保有它们的飞羽。虽然有些科学家主张,大型驰龙科失去了部分或全部的羽毛,但伶盗龙的羽茎瘤被视为是所有的驰龙科都具有羽毛的证据。
小驰龙的详细资料
中文名称( chinese )→ 小驰龙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发音( pronounced )→ par-vi-kuhr-sor含义( meaning )→ 小的 奔跑者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类(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兽脚类tetanurae 坚尾龙类avetheropoda 鸟兽脚类coelurosauria 虚骨龙类maniraptoriformes 手盗龙形类amaniraptora 手盗龙类paraves 近鸟类alvarezsauria 阿瓦拉慈龙类科( family)→ alvarezsauridae 阿瓦拉慈龙科亚科( subfamily)→ mononykinae 单爪龙亚科属( genus )→ parvicursor 小驰龙模式种( type species )→ p. remotus 遥远小驰龙其它种( other species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时代( period )→ 白垩纪晚期 campanian分布( found in )→ 蒙古发现地层( stratum )→ ...食性( diet )→ 肉食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1米推测体重( mass )→ 5公斤发现者( discoverer )→ karhu & rautian, 1996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karhu & rautian, 1996